“博士下乡”,把科研成果“种”在齐鲁大地上

2021

/12/2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满倩倩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济南报道

  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2020年6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阶段,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下文简称山东省农科院)主动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博士下乡”行动。

  所谓“博士下乡”,就是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和企业,把科研人员“赶到”生产的主战场上去,在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中检验他们的科研成果,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探索整县域科技引领乡村振兴的模式,真正解决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

  一年多来,山东省农科院先后有348名科研人员(第一批82人;第二批314人,其中48人是第一批任期届满后接续挂职)奔赴到山东省烟台市、临沂市、菏泽市,扎根在招远、费县、郓城3个县(市),他们深入农村、深入企业、深入群众,积极探索“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方法和路径,努力把科研成果“种”在齐鲁大地上。

  对山东省农科院来说,这是一场主动求变、创新突破的改革;对山东而言,这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积极探索。在这场攻坚战中,山东誓要蹚出路子、作出表率,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山东经验、贡献齐鲁智慧。

一年多来,山东省农科院先后有348名科研人员深入农村、企业,探索“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方法和路径。

  把科研人员“赶到”生产的主战场上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农业借助科技的翅膀腾飞起来。这是新时代赋予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的历史使命。

  为了破题,山东省农科院决定,实施“三个突破”战略,即在全省东中西部选择三个县,把科研人员“赶到”生产的主战场上去,集中探索整县域科技引领乡村振兴的模式。

  经过专家投票,东部选择了烟台,要在发达地区探索如何打造成外向型农业、创汇农业和国际接轨的农业发展模式;中部选择临沂,是为了弘扬沂蒙精神,为革命老区群众送去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西部选择菏泽,是要在欠发达的传统农业地区,探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

  “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形成特色,三年基本完成”,奔着这个目标,从去年6月起,山东省农科院真抓实干,倒排工期,从顶层设计到实施落地一体推进。

  首批选派的82名科研人员中,45岁以下的占了85%。年轻的博士们纷纷“下乡”,干起了“第一乡长”“第一镇长”“第一主任”和企业科技副总。

  第二年,山东省农科院提高选派标准,启动“百名首席兴百村(企)”行动,让更多大专家沉入基层。这一次,院里的科研人员由“要我报”转变为“我要报”,由“要我挂”转变为“我要挂”,由“被动脱产”转变为“主动脱产”。

  越来越多“下乡”的科研人员认识到,只有扎根基层、深入一线,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让插上翅膀的农业在齐鲁大地腾飞起来

  “要干就真干,要干就大干!”

  一年多来,348名科研工作者沉下心、俯下身,把心血和汗水洒遍3个示范县(市),使众多“藏在深闺人未知”的农业科技成果走进寻常百姓家。

一年多来,山东省农科院的农科人员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真心实意地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植保所二级研究员郑礼,带着“改变落后种植模式,打造中高端西红柿产品,带领种植户过上好日子”的目标,来到临沂费县胡阳镇,在当地推广生物防治和熊蜂授粉,让以前只卖几毛钱1斤的西红柿,现在卖到15块钱1斤!而且果子还在枝头,就已预售一空。

  食用菌山东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万鲁长,带领郓城的种植户探索珍稀高档食用菌种植、改造提升菇棚设施,让合作社一个菇棚的纯收入达到10—15万元,而且蘑菇供不应求。

  茶叶所的田丽丽,用技术支撑招远茶产业发展,成为省农科院第一个与企业共建“利益共同体”的科研人员。一年下乡结束后,她又主动提出继续留下服务当地。

  ……

  扎根基层,服务农民,他们不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而是真心实意地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实践过程中,山东省农科院聚焦产业需求、农民需要,逐步探索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利益共同体、科教兴村、产业兴镇、链长制、包村制、“科技+”等多种要素集聚的农科模式,初步走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路子,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插上翅膀的农业在齐鲁大地腾飞起来。

  打造科技引领型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并非一日之功。

  “博士下乡”,是为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科研人员在实践生产中破解经济和生产“两张皮”的难题,通过学以致用,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最终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过去两年里,山东省农科院坚持“解决问题是基础,探索模式是关键,提质增效是根本”,在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上频频出新招、出靓招。

  在深化成果转化制度改革上,首创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机制,连续两年举办农业科技成果拍卖会,两届拍卖会成交额均过亿元。开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明确成果转化收益70%归创新团队、20%归团队所在单位、10%归农科院,其中个人收益分配比例高达94%。

  在深化科研组织方式改革上,以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为“榜单”,推行“揭榜挂帅制”和“首席专家组阁制”,29个团队成功揭榜。主动面向社会公开寻榜、张榜、揭榜农业科技难题,揭榜的97项农业产业科技难题经费达1.32亿元。推进科研力量下沉,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79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在深化科研人才制度改革上,创新岗位聘用制度,出台破除“四唯”十条意见,把长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贡献突出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效果等指标作为竞聘专业技术岗位的重要依据。创新奖励激励机制,137人通过企业兼职、离岗创业等多种方式开展“双创”,在二级单位开展正职持股试点,让更多科研人才“名利双收”。

  这些一步步探索出来的新经验、新举措、新模式背后,展现的是山东人民主动担当作为、勇于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

  如今,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山东必将扛牢农业大省责任,把科技创新注入到乡村振兴中,用科技的翅膀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展翅腾飞。

责任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