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科成果走出“深闺” 连续两届拍卖会成交额均过亿!

2021

/12/2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杰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济南报道

  11月1日,随着女拍卖师的最后一次落槌,山东省农科院第二届农业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正式落幕。此次拍卖会共有37项成果成交,总成交金额11165.8万元。拍卖成果的数量和成交额均创新高。

山东省农科院第二届农业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现场。

  连续两届拍卖会成交总额均破亿元

  科研单位作为成果完成单位,又作为农业科技成果拍卖会的发起人,此前在山东没有先例,在国内也不多见。2020年,山东省农科院举行首届农业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参与拍卖的24项科技成果,全部溢价拍出,成交超1.1045亿元,溢价率103.38%。其中,有5项成果的成交价过了1000万。

  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李俊团队的研究成果“猪圆环病毒2型、猪支原体肺炎二联灭活疫苗”正是首届农科果秋拍会上5个高价成交的成果之一,被河南商丘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1000万元拍得。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价格要明显高于专利成果转让的价格。李俊对此很高兴。“一支疫苗的研发往往需要8到10年的科研积累,而且还需要突破多个关键核心技术,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他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通过拍卖这种形式为科技成果找到“婆家”,既能为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也能引导科研人员更加专心致志、集中力量地搞技术攻关。

  “疫苗目前已经开始申请注册,下一步还需要复核上市。”李俊说。

企业参与的热情很高,共有171家企业及自然人报名参加了第二届农科成果拍卖会。

  第二届农业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延续了第一届时的热情。本届拍卖会上,山东省农科院共遴选了38项品种和技术参与竞拍,171家企业及自然人报名参加,最终成交37项,总成交金额11165.8万元。无论是成交的成果数量还是总成交额,均超过上届。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所助理研究员衣云鹏和同事们完成的“新型多靶点动物专用抗炎药合作开发与生产经营权”,凭借在临床可代替抗生素,对细菌性肠炎治疗效果好等独特功效,最终以3200万元的价格成交。这个成交价也仅次于6000万元成交的本届拍卖会标王“布鲁氏菌活疫苗(粗糙型)生产使用权”。

  衣云鹏是山东省农科院去年刚从北京大学引进的博士。衣云鹏坦言,正是山东省农科院对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以及“专家至上”“让一部分科研人员先富起来”等理念,坚定了他加入该院的决心。

  科研人员的成果更接“地气”

  连续两届拍卖会成交金额均破亿元,这也说明了市场主体对农科成果的需求强烈。

  在山东省农科院第二届农业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上,14号标的“牛遗传缺陷和致死基因育种芯片”独家许可使用权经过几十轮角逐才最终成交。

  “通过这种激烈角逐,我们能看出参加拍卖会的市场主体对这些技术有多认可。”山东省农科院成果转化与推广处副处长周起先说,举办拍卖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拉近科研专家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构建一种更加畅通、更加直接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形式,让好的科技成果能够跟企业加快结合。

  拍下山东省首届农业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标王”的艾美科健中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动保事业部总经理李继峰对此感受颇深。他在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新技术能够改善当前畜牧养殖业中存在的免疫抑制、交叉保护力不强等问题。“我们计划进军畜禽生物制品生产和销售领域,正好了解到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成功研发出这种疫苗,填补了国内、国际空白,要拍卖,我们就来了。”

  同样,因为拍卖会上展示的成果正好契合公司需求,在今年的拍卖会上,格瑞昊尔斯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以220万元的价格,竞拍到了“作物专用型生物可降解缓释肥规模化生产技术集成”专利所有权与技术服务。“公司顺利拍下该成果,将全面提升公司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公司的科技转型,支撑公司站到肥料科研与生产的最前沿。”公司总经理张泽立说。

  “如何解决好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真正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就是要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产生社会价值。”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说,通过创新成果交易方式,实现拍卖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打造成果转化品牌活动,提升成果转化效率,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才能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责任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