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成“利益共同体” 留住“梦想合伙人”

2021

/12/2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杰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济南报道

  如何吸引人才、发展产业,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山东招远、费县、郓城等地,山东省农科院正用一种“鼓励科研人员入股农业主体,与他们权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乡村振兴利益共同体”新模式,探索科技引领型乡村振兴之路。

  “我们鼓励科研人员通过资金入股、技术入股、品种权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涉农企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活动,按照一定比例参与盈利分红、风险分担。”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办公室副主任杨萍说,这样既有利于科研人员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也能在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中检验他们的技术成果。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田丽丽是该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今年7月,她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与企业签订了《专家与合作社利益共同体建设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以茶产业合作为基础,以实现合作社提质增效为目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2021年9月,山东省农科院11名科研人员代表与菏泽市11家农业企业进行了现场签约,以入股企业、合作社的方式,实现与农业市场主体的深度融合。

  “科技入股后,我们彻底变成了一家人,企业的事就是我的事。”田丽丽说,希望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能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将钱用在刀刃上,为当地群众实现共同富裕贡献一点力量。

  或许是田丽丽的勇敢给了大家信心。两个月后,山东省农科院“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郓城示范区建设”启动仪式在郓城县举行。启动仪式上,山东省农科院葡萄研究院科研人员陈迎春等11名科研人员代表与菏泽市11家农业主体负责人进行了现场签约。他们以入股企业、合作社的方式,实现与农业市场主体的深度融合,权益共享、风险共担。

  在与陈迎春签订协议的郓城县宣峰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宣峰看来,如果能用这点股份把陈迎春这样的专家留住,再划算不过了。

  2019年,胡庄村为了发展产业,组织当地村民在130多亩土地上种起了阳光玫瑰葡萄。但由于种植技术跟不上,去年就应该见产的阳光玫瑰葡萄,到了结果期,一根藤上就零星挂了几串葡萄。

  好在陈迎春她们的到来,帮村民们解决了大麻烦。胡宣峰说,现在这130多亩葡萄长势喜人,亩产达到了3000斤左右,每亩收入3-4.5万元左右,远超普通葡萄品种。

  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郓城指挥部指挥长张文君希望,通过结成“乡村振兴利益共同体”,能真正把农科院和郓城发展紧密联结起来,将科技引领作用推向深入。“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形成特色、三年基本完成,到2023年,一定会给郓城的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腾飞起来。”他信心满满地说。

  同时,在距此地百公里外的沂蒙老区费县,正宇兔业负责人王鹏也想着与在企业里挂职的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科研人员刘公言签订这样一份合作协议,“这些专家不仅帮我们解决技术难题,还带来行业内最先进的理念,经常一个小点子就能带来大效益,所以要想办法把他们长期留下来。”

  据了解,截至12月初,山东省农科院已有15个院属部门和研究单位的28位专家以品种、技术或服务入股,与2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合作协议,结成“乡村振兴利益共同体”。

责任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