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帮村党支部书记兑现了承诺

2021

/12/2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董昊骞 仪首歌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昊骞  仪首歌  菏泽郓城报道

  2021年8月,郓城县唐庙镇胡庄村里一片欢声笑语。山东省农科院智慧葡萄示范园里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果子尚未成熟,订单却已先至”,振奋了村民的心。

  一年前,这座葡萄园的收成还让不少种植户打起了退堂鼓。如今,园子里的葡萄亩产约3000斤,每亩地能带来3-4.5万元的收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正是来自山东省农科院“下乡”科研人员的技术帮扶。

菏泽郓城胡庄村的阳光玫瑰葡萄今年迎来了丰收。

  不结果的葡萄园如今每亩收益三四万元

  2019年,郓城县唐庙镇胡庄村的村干部和村民经过多次考察,拍板决定利用扶贫资金在村里建设一座葡萄园,种植高端的阳光玫瑰。为了让村民们安心,村党支部书记胡宣峰立下“军令状”:“赚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有损失,我们承担。”

  胡宣峰的话掷地有声。然而到了第二年,村民们奇怪地发现,葡萄苗长得倒是很喜人,但就是“不愿意”结果。看着偌大的葡萄园里稀稀疏疏挂着的几串葡萄,果农们失去了信心,一些种植户宁可放弃前期所有投入,也要选择退出。

  2020年8月,山东省农科院“组团下乡”的科研人员来到了郓城。在了解到胡庄村的情况后,省农科院非常重视,并派出专家团队到胡庄村现场“会诊”。

  专家们到现场看了之后一开始也很奇怪:葡萄苗的品种很好,栽培、用水、用肥也都没问题,为什么就不结果呢?

陈迎春(左)指导胡庄村的农户种植葡萄。

  仔细查看后,专家们终于发现了蹊跷:问题出在剪枝上,本该结果的枝条都被剪掉了!

  原来,村里在上葡萄园项目时也很慎重,并请了当地一位葡萄种植专家进行全程指导。但就在葡萄剪枝的关键时期,这位专家因突发疾病去世,情急之下,村民们便在当地一名“土专家”的指导下修剪了葡萄枝。

  “后来听说他之前主要是做葡萄园艺方面的工作。”胡庄村的一户村民说,大家按照这名“土专家”教的方法剪枝后,胡庄村的葡萄长得确实好看,但就是不结果。

  找到了症结所在,事情就好办了。为此,葡萄产业链链长李勃多次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中遇到的新建园管理技术、病虫害问题、花果管理问题等,并选派葡萄院农艺师陈迎春驻村进行现场指导。

  经过一年指导,胡庄村的葡萄种植户们终于见到了收益。

  “这葡萄是农历八月十五前后上市,那时候1斤葡萄能卖10-15块钱,也就是说,每亩葡萄收益能达到3-4.5万元左右。”胡庄村党支部副书记马乃军介绍说,以往村民们都是种植玉米小麦,行情好时1亩地也就收入1000元左右。

  山东省农科院专家带来的技术,切实帮助了胡庄村村民,也帮胡宣峰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让当地百姓吃上“定心丸”

  农科专家的到来,让当地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胡庄村村民胡元辉是二级残疾,平时无法正常站立。在看到村里集中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后,他也在自家的地里种植了葡萄。

胡庄村的葡萄园。

  “以前10亩麦子的收入,不如现在1亩葡萄的收入。”胡元辉说,由于他无法劳作,葡萄园是他的爱人在打理,他则负责网络直播销售、联系超市销售等工作。“今年1亩地能纯收入1万多!关键还是省农科院的技术好,我经常向陈博士请教各种种植问题,她都无私地教给我。”

  陈迎春博士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的记者,他们团队在郓城为种植户开展了多项讲座,向种植户普及葡萄现代种植理念,引导大家充分认识高品质管理和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此外,专家团队还根据合作社种植管理情况,在当地示范推广病虫害生态防控、花果精准管理、高光效树形、轻简化修剪等技术,并发放部分绿色防控装置,减少农药施用,增强虫害防治效果,打造绿色安全的农产品。

  “今年我们帮助申请了资金,正在建设一所冷库,帮胡庄村延长葡萄的销售时间,从而增加种植户的收入。”陈迎春说,接下来郓城将以胡庄村为核心,布局智慧葡萄产业园区建设,辐射带动周边葡萄生产,开展葡萄的贮藏加工、品牌包装、质量追溯、文化科普、休闲园区打造、美丽乡村再提升等工作,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实现葡萄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助力郓城形成葡萄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亮点,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

责任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