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2021专题汇总 >山东的脚步——聚焦山东之变 >实事办实 好事办好 >脱贫攻坚

山高水长沂蒙红——大众日报推出1.5万字沂蒙老区脱贫攻坚奔小康纪实

2021

/ 07/12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

娄和军 杨学莹 李振 杜辉升

手机查看

  蒙山高,沂水长,八百里沂蒙见证沧桑。

  贫困曾是这里的底色。2015年,沂蒙革命老区18县(市、区)中还有省定贫困村1757个,55.61万贫困人口。贫困,像沙子一样,散布在沂蒙的沟沟壑壑间。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尽锐出战,多措并举,沂蒙革命老区摘穷帽、拔穷根、奔小康,这里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战争年代,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八百里沂蒙改天换地;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脱贫攻坚奔小康,万千人民生活地覆天翻。

  2020年10月,大众日报启动沂蒙老区脱贫攻坚奔小康大型蹲点调研。8个月时间里,记者多次深入老区采访,行走八百里沂蒙,蹲点10个县市区60多个村庄。今天,大众日报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讲述气壮山河的沂蒙老区脱贫攻坚奔小康故事。

  【引子】

  “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蒙山高,沂水长,八百里沂蒙,见证百年沧桑。

  经历数亿年海进海退,蒙山主体隆升剥蚀,渐成今貌,与沂水一道,勾勒出沂蒙山区山高水长、千姿百态的独特风情。

  这里是全国闻名的革命根据地——沂蒙革命老区,一片包括临沂市全域12个县区、淄博市沂源县、潍坊市临朐县、济宁市泗水县、泰安新泰市,以及日照市五莲县、莒县等18个县(市、区)在内的红色热土。1937年到1949年,这里共发生大小战斗4000余次,420万人口中,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名英烈血洒疆场。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了感天动地的沂蒙精神。

  山连山、崮连崮,贫困曾是这里的底色。1984年,沂蒙山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8个连片的重点贫困地区之一。经多年奋斗,1995年底,沂蒙山区在18个地区中率先整体脱贫。但受各方条件制约,仍有部分地处深山区、偏远山区、大中型水库库区的村庄条件恶劣,部分群众收入低生活难。2015年,沂蒙革命老区18县(市、区)中还有省定贫困村1757个,55.61万贫困人口。贫困,仍像沙子一样,散布在沂蒙的沟沟壑壑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山东省委、省政府聚焦“沂蒙山”,拿出真招实招硬招攻坚克难,下足绣花功夫推动脱贫攻坚,多措并举,尽锐出战。

  战争年代,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八百里沂蒙改天换地;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脱贫攻坚奔小康,万千人民生活地覆天翻。

  这块英雄的土地不断创造着奇迹。2020年底,沂蒙革命老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0年增加104.5%和145.7%;2020年,临沂经济总量在山东设区市中排名第5,居全国GDP百强城市第47位;这里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这是一幅气壮山河的画卷:发动千军万马,跋涉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攻克千难万险!

  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脱贫奔小康的伟大斗争,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答卷,镌刻在八百里沂蒙红色热土上。

  千军万马战沂蒙 建成小康梦成真

  【题记】沂蒙,山多。巍巍八百里沂蒙,崮连崮,山连山。沂山、蒙山、鲁山等千米高峰,携带无数丘陵横亘鲁中南,仅五莲县就有9000多个山头。革命战争年代,这些数不尽的大山,像老区人民的怀抱,掩护了战士,哺育了革命;大山里的玉米、棉花,做成了军粮军装;深山里的草药、鸡羊,疗救了伤员。烽火中,沂蒙,对革命之贡献如山巍峨。

  然而,和平年代,巍巍沂蒙山,阻隔了交通,阻滞了交融。尽管扶贫常抓多年,经济长足发展,但贫困仍相对集中。贫困,对每个受困的家庭,像山一样沉重。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共产党人怀着炽热的感情,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只为老区人民小康梦成真。

  “枪声就是命令”,镌刻在纪念碑上的六个大字,诉说着朱村抗日战斗的风云历史。纪念碑高耸挺拔,烈士墓宁静肃穆。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烈士安息之处,四面是村居。

  为何烈士墓紧挨村民房子?大学生村官王洋刚到村里时,对这一布局也好奇。

  “老支前”王克昌给她讲起朱村与八路军的故事,令她肃然起敬。1944年1月24日,除夕那天,鬼子扑进了朱村。听到枪声,驻守在沭河东岸的八路军,火速奔向朱村。经过激战,敌人被打退,村民获救,但24位战士的生命,却定格在这个除夕夜。“人家为了救我们,连命都不要了。他们睡在这里,我们觉着亲。”70多年来,每年大年初一,朱村村民的第一碗饺子,先端到纪念碑前,不敬祖宗敬烈士!

  翻看红色朱村历史,王洋感到,自己这次来村里工作,是报恩的:朱村先后近百人参军,共有8名村民牺牲,村民还踊跃腾房子、筹军粮、抬担架、救伤员。

  就是在这个红色朱村,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看望“老支前”王克昌,并叮嘱当地干部,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用心领悟殷殷嘱托,入村工作的王洋,越发感到身上责任沉甸甸。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孙永东。

  2021年5月,山东省委宣传部干部孙永东结束在费县薛庄镇青山峪村“第一书记”的两年任期。离任在即,孙永东又想起了2019年5月9日,他刚到青山峪村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的一幕——

  会议时间快到了,村“两委”办公室的门打开,62岁的原妇女主任、党员蔡世荣搀着两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颤颤巍巍地挪了进来。那一刻,孙永东眼眶一热。

  青山峪村位于费县、蒙阴、沂南三县交界处的群山之中,这里是1941年大青山突围战的主战场。村里现有107名党员,女党员占1/9,最年长的是90岁的“老支前”。“大青山突围后,俺大伯蔡长法推着家里唯一一辆小车,自带军粮去前线当了民工,最后牺牲在解放费县的战场上。”蔡世荣不经意间的拉呱触动了孙永东:“看着她们,我一下子意识到:我是来报恩的!干不好,对不起前辈抛洒热血的这片土地!”

  脱贫攻坚奔小康,八百里沂蒙山,再现千军万马大战的场景。上一次,驱走的是侵略者、反动派;这一次,要驱走的是穷神,拔掉的是穷根。

  2020年,记者在沂蒙山区的山村走访,看到了不少“城里面孔”:省、市、县派“第一书记”,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各级驻村工作组;领导包镇、干部包户、企业联村……山东省委连续四轮从省直部门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共派出干部3000多名,其中900多名派往了沂蒙老区18县(市、区),占全省近1/3。省委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干部下基层”“四进工作组”工作,沂蒙山区是主要派驻地之一。

  “这是一场鏖战,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来一场社会总动员。”临沂市扶贫办副主任唐艳芳说,5年来,临沂5.7万名党员干部奔赴一线,8275名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村都有工作组、每个贫困户都有联户干部。

  就拿孙永东所在的薛庄镇来说,仅省委宣传部一个部门派出的“第一书记”就有4名。

  青山峪村的2235口人散布在3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这儿一撮,那儿一撮,有的山头上只住着1户人家。孙永东刚来这里时,东西一趟走了8.5公里,他在心里犯愁:怎么帮啊?随着对情况的熟悉,他踏实下来: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村里的八一爱民小学是早年由山东省军区援建的,2020年学校里添了一座2层新楼:一楼是县教育局投资50万元建的食堂,孩子们吃上了热乎饭;二楼是省文明办资助50万元建成的少年宫,作为孩子们的活动场所。

  在青山峪村边走边看,记者发现,村里这两年的新工程、新项目大都也是“多家抬”。陈明辛锐事迹陈列馆由费县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出资建设,“大青山突围路”标志用的是县文旅局资金,文化广场和乡村大舞台是镇上出资建设的,仅文明实践站一个项目就有6个出资来源:体彩支持老区专项资金、县委组织部支持资金、省文明办支持资金、县卫健局支持资金、“第一书记”一事一议资金、“第一书记”配套资金。两年来,孙永东先后从不同部门争取2000万元左右的扶持资金,村里实现了硬化路“户户通”、吃上了自来水,百十户贫困户2018年底全部脱贫,享受政策的现在仅剩13户29人。

  山区的山,千姿百态;山里的村,千差万别。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沂蒙老区18县(市、区)的55.61万名贫困户“插花式”分布在7000多个自然村,不能“一方治百病”。

  岸堤镇、马牧池乡、依汶镇同处沂南县西部山丘区,都是扶贫工作重点镇。同样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相邻三个乡镇,方法大不同。

  岸堤镇拥有全省首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以此为抓手,岸堤镇发展文创、农创产业,带动群众就业。

  今年5月,陌上田园蚕宝宝农场桑林里游人如织,他们手挽小篮子,篮子里装满了红得发紫的桑葚。“借助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的引流效应,今年仅桑葚采摘就有8万元收入。”农场负责人戚瑞磊告诉记者。戚瑞磊本是沂南县界湖镇的一个蚕桑专业户,2017年,岸堤镇政府为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牵线搭桥广招合作者,看中综合体内集中连片流转好的土地和水电配套,他慕名而来,种下238亩桑林,建起6个养蚕大棚,成立了陌上田园蚕宝宝农场,14名工人长期在农场打工,养蚕季还要再增加近30名临时工。岸堤镇镇长代恩全介绍,目前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已吸引进驻农场主12人,“创客”60余人,带动就业超过500人,其中贫困人口数量超过260人。

  相邻不远的马牧池乡,走的是另一条路子。常山庄社区保留传统村落建筑群,建了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为村民提供了多种就业渠道: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四大员”——土地入股当社员,景区务工当职员,换上戏装当演员,售卖产品当店员。“俺这农村老妈妈地也不种了,在家门口靠演戏挣钱!”常山庄社区贫困户刘乃秀家里有4亩地,影视基地建成投用后,刘乃秀试水去剧组当了“群演”,第一天就挣了70元,于是在基地登记成为一名职业“群演”。除了演戏,她还在基地打扫卫生,每月稳定工资1500元,土地流转出去每年有4000元的流转费,加上老伴在村里干保洁一年6000元,老两口一年收入3万多元。“像刘乃秀这样依托影视基地实现脱贫的,在常山庄村还有100多户。”常山庄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光告诉记者,影视基地已拍摄300多部影视剧,吸引了本村及周边村镇2000多人在这里从事群众演员、剧组帮工、景区建设等工作。

  相邻的依汶镇,走的是种菜致富的路。依汶镇南栗沟村西北角有片涝洼地,2017年,南栗沟村以1000元/亩的价格对275亩涝洼地进行流转,“第一书记”筹集资金进行水电路和排水配套建设,依汶镇在平整好的地块上利用4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建设了两个钢结构示范棚。“示范棚收益能达到传统小拱棚的2倍。”种植户解洪乾说,一个示范棚春节前种上黄瓜,能产到7月,毛收入在13万元至15万元,之后再种一茬莴苣,又能收入2万多元,村民们跃跃欲试。看到有贫困户想种棚但负担不起20万元的建棚成本,镇扶贫办和村党支部就联系县农商行为全村整体授信,帮助村民申请贷款。当年,村里就新建了65个新式蔬菜种植棚,如今已超过了400个,村里十几户贫困户通过“种棚”脱贫致富。

  不同地区,因地施策;不同群体,因人施策。

  在临朐县景福养老护理院,记者随针灸科医生刘刚来到王建宝床前。38岁的王建宝是辛寨镇王家楼村人,2013年因患脑膜炎偏瘫,卧床不起,连话也不能说了,只能听。刘刚捏捏王建宝的耳垂:“宝宝,我们来看你了。”王建宝见刘刚来了,从被窝里伸出左手,握住刘刚的右手晃了晃,脸上现出见到哥们儿一样的笑容。这一笑,好像一束光,记者这才注意到,他须发整齐、脸庞干干净净,人长得挺帅气。护理院按每人每月3000元的护理标准,24小时护理,医患比为1:3。护理由政府购买服务,治疗用医保,贫困户个人负担不超过10%。由于护理得当、用药及时、康复训练跟得上,这些特困失能人员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王建宝的父亲王孝说,儿子入了护理院后,儿媳能专心照顾孩子,上班更踏实了,他和老伴也腾出手,老伴能干农活了,他还经常在附近找零活干,一家人的心放下了、日子宽绰了。“想不到孩子年纪轻轻的,政府居然能纳入集中供养,还是党的政策好!”记者了解到,在景福养老护理院,像王建宝这样由政府兜底的特困失能人员达到了206名。除了临朐,兰陵等地也针对农村特困失能人员,创新开展医养结合扶贫,让失能家庭重燃希望。

  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临沂以济南、临沂协作扶贫为契机,在全省率先设立规模3.5亿元的即时帮扶基金“济临扶贫协作专项基金”,主要对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的贫困人口进行动态帮扶,截至目前,已累计惠及5万余人。

  在沂水县夏蔚镇云头峪村贫困户张守明家的墙上,记者注意到一张2020年家庭收入信息表,种植养殖收入、扶贫车间务工工资、光伏扶贫项目收益、低保特困电费补贴、低保特困物价补贴、残疾人生活补贴、学生助学金等7个稳定的来源为这个家庭提供了总计37261.3元的收入。原来,针对贫困人口,临沂市因人因户分类施策,每户至少落实4项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增强脱贫稳定性。

  八百里沂蒙,多少个山脚下、多少个崮崖边,留下了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脱贫奔小康的身影。沂蒙老区全面小康的伟大成就正是无数党员、群众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的。

  在沂水县崔家峪镇采访时,和记者一起采访的镇党委宣传委员孙希超告诉记者,她自己也帮包6户贫困户,至少每个季度都要逐户走访一遍。她说:“最初有些不适应,感觉是个负担。去常了,就处成了亲戚。有时候为别的事去村里,贫困户也把我往家让。一位大妈说:‘你比俺的儿女登门还勤。’”

  在平邑县卞桥镇,曾任镇扶贫办主任的党委组织委员马强讲了这样一个细节:有一次县里某部门负责人到村里,要走访村里贫困户,村干部碰巧没在家。马强说:“我来带路吧。”县里领导很惊讶,说每一个贫困户住在哪儿,你能知道?马强一边领路一边说:“镇上874户贫困户,每一户都走熟了,这是我们的基本功。”

  在沂南县依汶镇,镇人大主席、扶贫办主任胡乃梅和同事们带领全镇5142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2018年以来,在为扶贫工作奔波的路上,她先后出了3次车祸,颈椎挫伤、尾椎骨折,仍坚守在扶贫岗位上。

  父子俩相隔30年踏入同一个村庄,从事同一份事业,这就是临矿集团老职工刘春祥和他的儿子、临矿派驻兰陵县鲁城镇刘家郭村和沂水县四十里堡镇洪沟村“第一书记”刘建光。30年前,刘春祥作为临沂矿务局派出的干部支援过刘家郭村;2016年起,刘建光用4年多时间,把两个村从落后村变成了“红旗村”。2020年7月7日凌晨,年仅49岁的刘建光因积劳成疾、突发疾病,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见到来村处理后事的刘建光妻女,满村父老乡亲都挤上前来,来不及张口就哭成一片。“建光来到俺们村,抛家舍业的,出了这么大力,没想到年纪轻轻就走了,可疼死我们了!”74岁的村民翟静秋眼泪哗哗往下流……

  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多少名共产党人,跋涉千山万水,走遍千家万户,克服千难万险,汗水的结晶折射出全面小康的成色——

  一组组数据,书写着史诗:2020年底,沂蒙革命老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85亿元,较2015年增长1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9亿元,较2015年增长22.9%。2020年,临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9466元,较2015年增长3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8元,较2015年增长47%。

  一个个细节,诠释着壮举:从当年“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到高铁开进沂蒙山、公路通车里程全省居首;从“土货不出、外货不入”,到临沂商城买全球卖全球、成为全国闻名物流之都,沂蒙老区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一个个画面,镌刻着巨变:大山里的孩子,坐上了校车,吃上了营养餐,用上了触控笔;沂河边上的人们发现,河水清湿地美,东方白鹳来“做客”,鸟儿越来越多了……

  凝心聚力点滴水 穿石开山汇洪流

  【题记】沂蒙,水长。沂蒙山间,常见到石缝中有一股股清泉,它们挤开石头,冲出地表,汇成条条小溪。涓涓溪流,却能分开草丛、甩掉泥沙,推开石缝、跨过沟壑,哪怕从山崖跌落,也要拼了命地向前奔。它们从四面八方汇聚成河,迸发出磅礴之力。它们怀揣梦想前仆后继,誓要在这莽莽大山中冲出一条路,冲向广阔无垠的大海。

  水,像极了八百里沂蒙的千万群众。回望烽火硝烟的岁月,我们党正是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奇迹。在老区圆梦小康的路上,共产党人紧紧依靠人民,发挥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出亿万水滴、万千溪流的磅礴力量。

  打开山东地图,东汶河、蒙河、祊河、柳青河、涑河、白马河、浪青河、李公河如8条细细弯弯的蓝线,从沂蒙山麓的四面八方蜿蜒而下,它们的汇流最终造就了山东境内发源的第一大河——沂河。

  沂河流过山丘,撞过石头,吃过沙土,却依然清澈。

  在沂河源头,沂源县大张庄镇,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南岩四村以前是省定贫困村,土地主要是山岭薄地,收成低。2016年,在上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支持下,南岩四村整村推进蔬菜种植,还利用大棚覆膜专项补贴扶持村民个人建大棚。当年就发展起100多个大棚,其中有不少贫困户参与。2018年10月底,村党支部书记赵卫祯接到了上级下发的贫困户动态调整方案,要求重新核实贫困户各项情况,及时精准调整其分级分类。捧着这份方案,他感觉像接了一个烫手山芋:虽说一段时间内“脱贫不脱政策”,可贫困户项目分红、危房改造、教育帮扶、医保报销等政策明摆着是“白给的红利”,一旦退出,早晚得“飞”了,谁愿意退出来呢?

  没想到,村贫困户代表会上,赵卫祯一点儿没受难为。“俺愿意退。”贫困户于天地第一个站起来。就在半年前,他先天残疾的大女儿去世了。于天地说:“这些年党照顾俺,给孩子看病,现在孩子没了,花销小了,家里又新建了蔬菜大棚,不用伸手向政府要补助了。”会场上,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们中,有通过种蔬菜大棚脱贫的,有子女毕业负担减轻的,有身体康复恢复劳动能力的……至2019年初,南岩四村贫困户动态调整上报时,全村122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主动退出。

南岩四村的扶贫大棚

  沂河奔流向前,蕴含着风骨,澎湃着精神。

  这股精气神儿,尹晓斌很熟悉。尹晓斌是沂南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为了解决扶贫融资难,2015年,该行在省内率先设计了“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两种扶贫贷款,分别贷给贫困户和安置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原本预计会出现较高的坏账率,结果却让尹晓斌大吃一惊:截至2020年底,两款产品累计发放13.2亿元,不良贷款仅为24万元,远低于普通商贷的不良率。

  “造成不良的原因主要是贷款人身亡、大病等意外情况,有钱不还、故意赖账的情况从未发生过。还有的贷款人依靠贷款发展起来,成了银行的优质客户。”他说,“老区人民讲道义,我佩服!”

  沂河奔流向前,就像沂蒙百姓挺胸抬头走向未来,贫困夺不走沂蒙人民不屈的尊严。

  端详着从水井里引来的汩汩清泉把地里的黄烟叶浇得碧绿挺拔,沂源县南鲁山镇文泉村村民袁顺香一脸笑容。

  文泉村因泉得名,却曾备受缺水之困。文泉村被锥子崮、马头崮、大崮、小崮四座山头环绕,形同“文”字。又因村中有一眼老泉,故名文泉村。全村生活用水靠村西的一口自流井,春天雨水少时,上午村东供,下午村西供,有时没赶上接水,只能去老泉或走十几分钟山路,去山里的饮泉挑水。村民们想啊盼啊:这水,啥时能像村名里的泉一样,汩汩不断?

  水,曾带给袁顺香一家刻骨之痛。那是丈夫出车祸和婆婆患脑血栓双双瘫痪后的一个春天。袁顺香在地里忙活了一上午,口干舌燥的她回家掀开水缸盖儿一看,见了底。望着屋里躺着的丈夫、婆婆和空空的水缸,袁顺香一屁股蹲在台阶上,号啕大哭。

  水,是袁顺香的念想,也是文泉村的幸福之盼。2017年,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出资在文泉村建设大樱桃种植项目,配套了一口深井,解决了吃水问题。上级扶持搞农业开发,新建蓄水池,铺设输水管道。从那以后,袁顺香拧开家中的水龙头,总有清水汩汩流出。

  文泉村建设30亩黄烟种植扶贫项目,吸纳贫困户就业,袁顺香率先报名。“能在家门口打工,中午不耽误回家做饭。”袁顺香很知足,早上时常第一个赶到项目园。她还参加了村里的公益岗,每周3次帮助其他贫困家庭打扫卫生。2020年,袁顺香在黄烟项目的打工收入1万元左右,再加上2亩地的流转费1000元,公益岗工资2300元,丈夫的优抚补助4500元和光伏项目分红540元,两口子年收入将近2万元。

  夏天明媚的阳光,越过马头崮顶投进文泉村,把袁顺香家整洁的院子照得亮亮堂堂。家里拉下的6万多元“饥荒”全部还上了,袁顺香腰杆挺直了,步伐像年轻人似的,轻快有力。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双脚蹚出一条路,自立自强是沂蒙人骨血里流淌的基因。就像文泉村周边深山里藏着的众多小泉眼,只要有条缝、有个孔,就有水向外涌、向外钻,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拼尽全力向前奔。

  莒县桑园镇,人称“三山六岭一分田”,133.2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283个山头,山岭薄地养活不了人,全镇5.3万人中有2万多人外出打工,梭庄村31岁的小伙杜明德就是其中之一。

  杜明德念初二那年,父亲患脑血栓失去劳动能力,母亲一人种着家里的四五亩地,一年也就收入2000多元,年少瘦弱的杜明德只能外出打工分担家庭重任。几年时间,他去市场卖菜,到电子车间打工,送过快递,干过车站调度员,搞过大桶水销售,甚至还去学过航海,打算出海谋生计。他说,自己有一把子力气,总不会活活饿死、穷死。然而三年前母亲又查出严重的类风湿心脏病,卧床不起,严重时几乎每个月都要住院治疗,作为唯一的儿子,他必须回家承担起照顾双亲的责任。

  一边是卧床的父母离不了人,一边是一家三口吃喝拉撒看病离不了钱,往后的路怎么走?那些日子,杜明德晚上总是睡不好,辗转反侧想出路。2019年6月,桑园镇联合本土网红“爱做饭的强子”,启动了针对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户的免费电商直播培训,杜明德看准了直播卖货能兼顾照料父母和工作的特点,马上报了名。经过培训,杜明德开了抖音号,直播销售蘑菇、玉米、地瓜、粉条等土特产,当年9月直播销售就突破了5000元,杜明德第一次买了个稀罕水果——榴莲孝敬父母。去年11月他开卖地瓜干、地瓜面、手工地瓜煎饼等土特产年货,受到网友欢迎,销量最好的地瓜面每天出货50公斤以上。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父母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母亲眼瞅着儿子的生意越来越忙,从早到晚不是看货、拿货,就是理货、发货,几次叮嘱他:“做买卖要挑好的卖,千万不能糊弄人家啊!”

  推开层层石障,冲出条条水道,山泉奔流向前。

  “咱沂蒙人没有等着别人帮扶和支援的习惯,只要手脚能动,就肯下力,想致富。只要有条路,就不会坐等受穷。”沂水县夏蔚镇云头峪村党支部书记王付永对记者说,云头峪村55户贫困户93口人,八成都是老弱病残。“关键在于给他们一条路。”

  云头峪村贫困户王同芸在种植大樱桃的同时,还在扶贫车间做缝纫贴补家用。她摔伤腰椎后无法干重活的丈夫张守明也没闲着。他坐着马扎,身边放个筐头,在家帮她做些挽袖口、穿裤腰的轻快零活儿。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沂蒙人民你推着我,我拽着你,就像一颗颗水滴,不分彼此,相互牵引,携手前进,激荡出磅礴的力量。

  沂南县经济开发区新城二村村民时恩春是个蘑菇种植户,前些年妻子患乳腺癌,四处求医问药,欠下了巨额外债。时恩春急得愁得耳朵聋了。2016年,扶贫干部为他协调来5万元贷款,帮他新建了蘑菇棚,如今年收入超过10万元。他在蘑菇大棚常年安设五六个特殊岗位,来务工的有残疾人,有困难户。他专门找人喷绘了一块大广告牌挂在蘑菇棚外:“常年招收学员,残疾人、贫困人员免学费。”为啥给自己绑上这些“累赘”?记者在微信上打了这行字。这个个头一米八的大汉声如洪钟:“咱困难时受了那么多帮助,现在得力所能及拉别人一把!”

  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他们依旧满怀高昂不屈的斗志,挺胸抬头奔向前。

  江海,是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汇成的;史诗,是亿万人民一笔一画书写的。

  在沂蒙革命纪念馆,老照片上,贫苦百姓量地的皮尺、分地的木桩、豆选村长的大碗,暗藏着革命战争胜利的密码。革命战争年代,党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脱贫奔小康的征程,同样如此。

  记者在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兰陵县芦柞镇小卞庄村采访时,见到了6大本会议记录。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2019年1月至今小卞庄村扶贫主题的大大小小70多场会议。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该村37万元扶贫专款投向的家具生产项目经营不佳,需要尽快为这笔扶贫款找个新去处。村党支部书记刘羽昕连续召开两次党员会议,并邀请10多名贫困户参会,商议选啥项目。会上,有人提议投菊花大棚,有人提议投香菇大棚,有人认为投光伏最保险……两次会议,大家各抒己见,议而未决。

  带着问题,刘羽昕花了一个多星期考察项目,再回来与大家商量。第三次会,36名党员、群众代表把票全投给了光伏项目。刘羽昕说,2015年来,到村的各级扶贫资金600万元,每一笔,都是这样由村民代表、贫困户代表点头投出去的。

  “全市19.6万户32.3万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基本上每户每年都会接受10次以上的核查和走访,每一次入户都是一次意见采集和反馈的过程。”临沂市扶贫办副主任唐艳芳说。

  人民中蕴藏智慧,人民中饱含力量。脱贫奔小康,要从人民群众中寻找敢担当、会致富、能带头的优秀人才,带动群众走向富裕。

石泉湖村新貌

  李洪浩就是莒南县十字路街道石泉湖村的奔小康带头人。石泉湖村曾是全国闻名的山区综合开发治理典型村,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李洪浩的爷爷李义丰作为石泉湖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在山上修筑了4座水库,把村里80%的土岭地变为水浇地,在全县第一个统一规划建设了苏式风格的新村,把石泉湖村这个只有28户的小穷村变成了全国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李义丰也当选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成为带领石泉湖村走出贫困的第一代“引路人”。与石泉湖村相邻,同属一个行政村的虎园村,早在80多年前,就通过“豆选”选出了本村的革救会会长,带起当地一股重要的抗日力量。笃定跟着头雁飞,是这里百姓的一贯选择。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红旗村”,却因为养猪产业的无序发展,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臭村”。在部队上见惯了四处整洁干净,2004年返乡的李洪浩一踏进村里,心凉了半截——村里家家户户建猪圈,空气中臭气挥之不去,街上粪污横流,外人路过都是掩鼻而走。

  李洪浩家里堂屋的墙上,一幅爷爷带领村民整山治水的照片高高悬挂。它像是一盏灯,指示和提醒着李洪浩主动思索新的时代命题——农村富起来再往哪儿走?新农村应该有怎样的新面貌?

  2017年,莒南县出台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调整方案,石泉湖村被划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畜禽养殖,村北的天佛山也被规划建成景区。石泉湖村要从养殖村向旅游村转型的消息传来,已进入村党支部的李洪浩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发展旅游必须“腾笼换鸟”,养猪这条路走到头了。

  李洪浩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动员拆猪圈,可村民要么闭门不见,要么嘴上答应却迟迟不下手。“不拆猪圈,石泉湖怎么摘掉‘臭村’的帽子!”李洪浩一咬牙,当即带头拆掉了自家占地10亩的规范化养猪场。看见村干部动了真格,村里的十几户养猪大户也自觉拆除了自家的猪圈,随后各家零散的猪圈也陆续被腾空,至次年春,全村猪圈全部完成拆除。又经几年绿化美化,如今的石泉湖村变了样,村里道路整洁,房前屋后花团锦簇,空气中弥漫着清香,县里人居环境排名,石泉湖村几乎次次名列前茅。村里还流转了10户老宅改建成民宿,每逢节假日都能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放眼八百里沂蒙,有许许多多个“李洪浩”返回家乡带动乡亲走上小康路。仅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一年时间,临沂市从返乡创业企业家、退役军人和机关干部等优秀人才中选配村党组织书记1338名,遴选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的“沂蒙乡村振兴好支书”106名。沂蒙山里的能人越聚越多,发展的劲头儿越干越足。

  头雁引着雁群飞,大河牵着小溪涌。共产党人带领老区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条条小溪汇成大河,积聚起惊涛拍岸、雷霆万钧的力量,奔向风光无限的新生活。

  瓜连蔓子蔓连根 党和人民心连心

  【题记】八百里沂蒙,山高水长情更浓。“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现场聆听这首耳熟能详的《沂蒙颂》,我们心潮澎湃。“母送儿,妻送郎,最后一子送战场。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破棉袄,盖在担架上。”战火纷飞的年代,沂蒙人民用乳汁和小米粥哺育革命,用小推车推动历史。“瓜连蔓子蔓连根”。在长期艰苦的革命岁月,我们党与人民心连心,不仅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站住了脚,而且赢得了革命的胜利。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时代,共产党人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拔掉千年穷根,奔向全面小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再次证明,只要我们党始终与人民根连根、心连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去的坎,就能无往而不胜!

  整洁的小院,方正的菜园,小白菜、青葱、香菜,一片黄叶都没有。屋里灯光雪亮,床单、沙发套干干净净,看不出这是贫困户的家。沂南县孙祖镇东铁峪村,66岁的高佩莲快人快语,不像是这个年纪的人。

  高佩莲71岁的老伴儿,1998年干建筑活摔伤了腿,没舍得治,患上了股骨头坏死,失去了劳动能力。高佩莲靠种两亩地拉扯起一儿一女。谁家结婚,三四十元的份子钱都让她犯愁。1978年结婚的土房她一直住着,下场雨都怕房子塌了。

  2017年,村里办起了服装加工扶贫车间,高佩莲去做剪线毛、叠衣服、加撑子的活儿,一年能挣4000多元。加上低保金、养老金、残疾补贴等,2019年两人收入21618元。同样在这一年,她家进行了危房改造,老伴患脑血栓住院8天,住院费5000元,个人只负担了1000多元。

  问她有什么愿望,她不假思索地说:“我想去看看世界!”说得一屋子人都愣了。

  愁云吹散,云淡风轻。脱贫奔小康,让一户户人家好了心态,足了心气。脱贫攻坚奔小康,不仅鼓荡起群众过好日子、好好过日子的心劲,更提振起群众战天斗地的精气神。

游客在厉家寨采摘樱桃

  莒南县坪上镇厉家寨村,地处三山五岭两河之间。山岭、沟壑把土地切割得横七竖八,零碎得像一块块补丁。村里曾因“三根棍”而出名:年少一根棍放羊,成年一根棍放牛,老年一根棍要饭。“敢教日月换新天”,一把镢头一张锨。几十年前,首任村支书厉月坤带领群众,靠着“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镢头、一张锨”,治山治岭、改河整地。手被震出血口子,血染红了镢头把,众人一锄一铲拔掉石寨子7000多个,愣把5000余亩山岭薄地建成了稳产田,粮食亩产由七八十公斤递增到276公斤,创造了山区粮食高产的奇迹。历史滚滚向前,厉家寨村作为全国曾经的农业强村,发展的脚步却一度慢了下来。全村樱桃6000多亩,但品种老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虽然总产量大,却难形成优势。环看四周,标兵渐远,追兵渐近,厉家寨的党员们着急了。2018年,市里派来“第一书记”上官苏晓。开第一场党员会时,全村90多名党员,而老旧的村“两委”办公室只能坐下60人,不少人还要站着,上官苏晓斩钉截铁说出一句话:“只要有一个党员开会站着,我这个‘第一书记’就绝不坐着!”小康路上,党员带头打响一场“愚公移山”新战役。他们外出学习,带领百姓在红樱桃上“争第一”:请来省城专家,讲授引种、育苗技术;引来工程研究中心,建起科技示范园;发力樱桃酒、樱桃果汁等深加工;做起网上直播,搞起樱桃节……党员带着群众,一起学一起干。还是那颗红樱桃,如今一斤卖到80元,“厉家寨”樱桃品牌价值冲到4.47亿元,厉家寨成为“中国樱桃第一村”。而集便民服务大厅、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等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也拔地而起。村口大纪念碑上,毛泽东同志批示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红色大字,最让村民自豪:“这是俺们村的旗帜,厉家寨永远有那么一股子劲!”

  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征途中,多少党员干部奋战在一线,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行动获得信任,用真情赢得民心。

  一段迁坟的往事,让山东大厦派驻沂南县铜井镇龙泉村“第一书记”陈亭难以忘怀。龙泉村全村247户747口人分散居住在10个山坳里,交通不便,饮水困难,人均年纯收入不足1500元。陈亭刚来到这里时,村委房子快塌了,党支部开会要在马路上蹲着开。抱着“一定要让龙泉村变个样”的念头,3个月时间,陈亭跑遍散布在沟沟坎坎的247户人家,鞋子磨破了好几双。结合搬迁项目,他和村委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规划了新社区和便民服务中心。不过,问题来了:不管怎么调整,新社区规划所占地块都绕不开9户人家的坟地。“本来以为要反复做工作,结果规划公示后,村里大喇叭一喊,这9户人家就自己准备迁坟了,没有一户需要上门做工作。”陈亭说。其中,涉及村民范恩弟家一座120多年的祖坟,因为家族出了17个大学生,范家很看重这座祖坟的位置。可得知这是陈亭书记好不容易争取来的项目,范家还是把祖坟迁走了。迁坟后,陈亭为范恩弟送去5000元迁坟补偿金,可老人就是不要,他拉着陈亭的手说:“陈书记,你累死累活都是为了俺们村,为的是俺们的好日子。我要是拿了这5000块,能对得起你吗?”

龙群村新社区

  谁把百姓真正放在心上,百姓就把谁捧在手上。

  沂南县张庄镇下峪村村民尹纪波,一直忘不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春节。2012年,在外打工10年的尹纪波,带着媳妇和孩子从河北回到老家过年,迎接他的是一个被疾病拖垮的家。患心脏病的哥哥干不了重活,父母双双瘫痪在床,家里老房漏风漏雨格外冷。靠村里申请的救助米面,一家人才算过去了那个年。2013年,一家人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尹纪波和哥哥学着养牛、贩牛,但苦于没钱,指望一两头牛,一家人的生活还是难。2016年,听到村里的大喇叭宣传“富民农户贷”,尹纪波第一个去交了申请。靠免担保、免抵押、财政全额贴息的“富民农户贷”,他买到5头牛,第二年就挣了6万元,尹家脱了贫。现在,尹纪波的养牛场经三次扩建,从20平方米增加到500平方米,存栏数量从5头增至50余头。家里盖起了二层小洋楼,他成了致富带头人。“不多,一年挣个20多万元吧。”问到收入,尹纪波不讳言,脸上挂着满足的笑。他现在隔三岔五跑银行,主要是存款、转账。“为了吃顿饭、买头牛犯愁的日子,一去不回了。”牛年春节的年夜饭,一家人张罗了整整18道菜,尹纪波高高举起酒杯:“第一杯酒,咱感谢共产党!”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最伟大的力量源于人民,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就有了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底气。

  蒙阴县坦埠镇,孟良崮战役的前线指挥部就坐落于此,当年在这里就能听见战场上的隆隆炮声。很多乡亲参与、支援了战斗。70多年风雨已过,这里依然是红色的土地。

  坦埠镇张家庄社区要利用彩票公益基金修一条生产路,将居住区与山上的果园连接起来,但这要占用部分村民的果园。村民张传宝家被占地最多,地上还有50多棵果树。果树是张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当时又正处在丰产期,镇上干部本以为会遇到阻力。没想到张传宝二话不说,答应砍树。“上面来的干部,为俺们村的事忙前跑后。修这条路是为了村里的子孙后代,俺这几十棵果树算个啥。”在临沂,这样的“彩票路”有1160公里,共34个路段,覆盖全市6个重点贫困县。临沂市扶贫办副主任唐艳芳说,这些道路的修建过程中,没有出现一起纠纷,但凡涉及占地,都是群众自发砍树、腾地。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一个政党在人民心中的分量,取决于这个政党对待人民的立场和态度。

  “2020年大店镇和莒南县里修路,上级拨付了2/3的资金。村里喇叭喊请大家自发捐款,想不到3天时间就收到捐款20万元。周边这么多村,就数我们村捐款速度最快、数额最大!”说起这两个“捐款之最”,莒南县大店镇前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存信透着一股自豪。为何前王庄村村民对“公家的事”这么热心?历史或许能给出答案。

  前王庄村有一处“闲置宅基地”,是故意保留下来的,原来这里有座“鹰坟”,它记载了村民魏绪成一家一段惨痛的过往。1917年的一天,魏绪成的爷爷——佃农魏学墩家里的鸡被一只从天而降的鹰扑倒了。魏学墩见状赶忙举锨拍去,连鹰带鸡一块拍死了。没一会儿,地主少爷庄善昌带着一队人马来了,原来魏学墩拍死的鹰是他养的。魏学墩不仅被毒打一顿,还被强迫用300多车土筑起鹰坟,以葬父之礼给鹰出殡。出鹰殡折腾得魏家微薄的积蓄耗尽,不得不外出流亡,连气带饿,两个月死了三口人。“1942年,中共莒南县委召开万人大会平了鹰坟,才让我家挺起了腰杆。”魏绪成指着老宅前鹰坟的旧址说,此后魏家人一心向党。他的父亲在村里当了20多年村支书,带领村民修井修桥;自己入伍当了9年兵,当兵第二年就入了党,如今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后辈中多出几名共产党员。“平鹰坟”是村里一辈辈人,不断讲给孩子们的故事。王存信说,现在前王庄村已由当年的“佃户村”,发展成了衣食无忧的草莓种植专业村,但不管村里怎么建,鹰坟这片地一直保留着,“我们就是要告诉下一代,翻身不忘共产党”。

  回首波涛,远望层峦,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与人民心连心、根连根,带领群众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凝结起改天换地的磅礴伟力;脱贫攻坚奔小康路上,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书写了惊天动地的壮阔史诗。

  “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莒南县板泉镇渊子崖村有个八角形的烈士纪念塔,塔身上镌刻着242名死难者的姓名,有村民,有八路军。1941年12月20日,渊子崖村村民用土枪、土炮、大刀、铁叉,与进犯的1000多名日军殊死肉搏。67岁的林祥秀是当年参加保卫战的村长林凡义的儿子,他说,听闻打仗的讯息,板泉区区长冯干三率领县区武工队和山东纵队二旅五团的一个连40多名官兵,第一时间赶来救乡亲。40多人打1000多鬼子,无异于飞蛾扑火。但为了救父老乡亲,他们没有犹豫。林祥秀说:“我父亲活着时,常说一句话:共产党的部队,为了咱们百姓,命都不要啊!那一仗打下来,咱们村和共产党是命连着命!”

  沂蒙山下花儿红,百姓与党心连心。2020年11月,记者采访临沂市委统战部驻莒南县渊子崖村原第一书记姜东时,姜东已从渊子崖村撤回市里2年多了。但村民都还记着他,让记者一定要报道报道他,而姜东也忘不掉这里百姓对党的那股子信任:2016年,他和同事争取资金给村里修路,路要经过村民的果园和菜地,他和同事还商量着如何做村民工作。谁知道,第二天,得知消息的十几户村民,自发把菜铲掉,把树砍倒,还把树根刨出来,把地整平了。顺着路默默走了一趟,看着整平的地,姜东眼圈红了,心里对自己说,就冲着百姓这股子信任,咱就是拼了命也要把事办好。姜东和同事住在村委会平房里,把村里每户人家都走访了一遍。村里一位贫困户,75岁的林凡收,每天都要到村委会门口,和姜东打个招呼。有一次姜东到县里开会,回到村已是傍晚了,远远瞧见村委会门口蹲着一个人,他心里一惊,走近一看,是林凡收。姜东忙把老人扶起来,原来姜东一早就从村里走了,老人没见到他,蹲在这里就是想看看姜东书记。姜东心头一热,“那个场景,俺一辈子忘不掉。”他说。如今,这个村早已建起高效农业示范园,樱桃基地、蓝莓基地一片红火,村民收入翻了番,“英雄村”踏上了致富路。林祥秀说,“第一书记”为俺们风里来雨里去,操碎了心。“紧紧跟着共产党,日子只会越过越红火!”

  这是真情的流露、人民的心声,也是历史的昭示。

  在临沂市平邑县卞桥镇,脸膛和胳膊晒得黝黑的镇党委组织委员马强说,他当年刚干镇扶贫办主任时,一看全镇有省定重点贫困村10个、贫困户874户、贫困人口1730人,心里直打鼓。“可当工作干起来,风里雨里跑起来,才意识到:只要一心为了百姓,百姓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会相信咱、支持咱,这工作就越干越有劲,这路就越走越宽敞!”

  在朱村,“老支前”王克昌不时到村里转转看看。让他自豪的是,这些年村里变化真大:沭河大桥通车了,葡萄、梨直接能运到城里卖;村中的红色纪念广场扩建了;大路边上,支前馆、民俗馆、村史馆建起来后,参观红色文化的游客更多了。

  王克昌更骄傲的是有些东西一直没变:红色朱村改造提升项目需要拆迁村里近百户人家,村民3天全部签了字,几个月就腾完了房。就像当年红旗一挥朱村人就抬着担架、推着小车冲上前线,就像上世纪70年代朱村人为了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平地挖出三条河、堆起五道堰、献出240多公顷良田。

  “我们的祖辈父辈都支过前,上过战场。”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说,“脱贫奔小康,朱村大变了样。无论我们这里怎么变,我们这颗红心不变,我们跟着共产党走的心不变!”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娄和军 杨学莹 李振 视频 陈巨慧 编辑 王召群 蒋兴坤 刘春德 )

责任编辑:于琳琳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