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2023专题汇总 >思想之光 照亮前路 >本网原创

思想伟力丨在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中绘就文化“两创”壮美画卷

2023

/ 12/0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魏文坤

手机查看

  魏文坤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伟的历史视野,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确立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根本性、科学性认识,为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结合”连接马克思主义“魂脉”,扎根中国文化沃土“根脉”,深刻阐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逻辑。

  “第二个结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理论支撑。从农业革命时期到工业革命时期,再到科技革命阶段,人类文明中心的转移几经变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近代以来有识之士的共同理想,是中华人民的伟大愿景。“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是中国实现历史性崛起的重要契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放在文明复兴的叙事框架中推进。“第二个结合”从文脉传承、文化发展视角出发,筑牢了中华民族于世界激荡潮流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第二个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有了更加明确、系统而全面的认识。“第二个结合”引领推动“文化两创”发展,以更多优质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以传统文化企业与新型文化企业充盈就业系统,提供多元就业机会与途径,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以创意资本、数据为生产要素,以绿色发展理念筑牢生态文化建设。“第二个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以“文化两创”为径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内涵,以“文化两创”为抓手,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

  坚定文化自信是深入推进“文化两创”的本质要求。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经过百年的实践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地位、认识与理解上升到新的高度。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对自身主体文化理性审视之后的信仰力量的确证,充分体现了主体对文化发展历程、文化主体性的充分肯定,是“文化两创”开创新局面的根本遵循。从《“字”从遇见你》《非遗里的中国》等电视文化节目,到敦煌数字文旅场景等数字文化业态的构建,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价值理念。“文化两创”要不断从历史底蕴中寻找创新的源泉,创造更多更具凝聚力、感染力与创造力的文化产品,让人民群众在传统文化感悟中构筑文化自信新高度。

  秉持开放包容是深入推进“文化两创”的基本原则。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文化两创”需在开放包容中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生产与传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深入推进“文化两创”不仅要贯通古今,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贯通中西,吸收学习外来文化积极的、科学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精神。只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才能不断谱写“文化两创”时代新篇章。

  坚持守正创新是深入推进“文化两创”的方法路径。守正是“文化两创”的前提和基础。守正要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是“文化两创”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要以理论创新为指导,有力促进文化内容与形式双重创新,以文化产品高质量供给开辟文化生活新图景。

  (作者:魏文坤,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责编:朱延鲁

审核:单蕴菁

责编:单蕴菁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