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三样】译者林少华:村上春树第8次"陪跑",人家并没有"蓝瘦香菇"

2016-10-14 21:28:00 来源: 大众网时政微信公众号爆三样 作者: 萧美人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昨晚揭晓,美国民谣艺术家Bob Dylan荣获该奖项。意外的是,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头一次颁发给一位音乐人;更意外的是,连续十几年呼声颇高的“种子选手”村上春树再次遗憾“陪跑”。

  一个在全球拥有数千万狂热粉丝,创造“村上春树现象”的作家,为啥没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个早在10年前就获得诺奖“风向标”卡夫卡文学奖的作家,为啥一直无缘诺贝尔文学奖?连续十几年高居博彩网站赔率榜前列,至少8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村上春树,为啥又一次成了“陪跑者”?今天下午,爆三样(微信公众号ID:sdbaosanyang)专访了村上春树作品的权威翻译家林少华,在他看来,村上本人对能否获诺贝尔奖并不是那么感兴趣。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尽管粉丝为“陪跑”操碎了心,但人家村上并没有“蓝瘦香菇”。

  文丨萧美人

  与村上一起“陪跑”

  在中国,提到村上春树的小说,总少不了林少华这个名字。作为曾独立翻译超过40本村上作品的译者,说林少华把村上春树带给了中国读者,并不为过。多年来,针对村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呼声始终热度不减,每到10月诺奖结果公布前后,林少华也少不得要对粉丝们热切的期盼进行回应。

  林少华(资料图)

  “说他陪跑倒不如说我陪跑。”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的林少华半开玩笑地对样妹说,近十年来,每到诺奖揭晓前都要经历一轮媒体和粉丝“轮番轰炸”,折腾倒也罢了,问题是辛辛苦苦分析了一堆,最后也还是没有得奖。“我以前也开玩笑说过,快点让村上得奖吧,他得了奖,我这边也可以一劳永逸了。”说完这句玩笑话,林少华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今天上午,林少华发微博:

  言语间,一个看似无奈却又不失幽默的形象如在眼前。样妹在这条微博下面看到上百条回复,其中有“村上迷”点赞说“林老师辛苦,陪跑的不是村上,而是村上迷们。”

  村上眼中的诺奖

  村上春树(资料图)

  “因为被提名次数太多,村上本人又喜欢跑步,所以有了‘陪跑’这个说法,其实村上本人倒不见得多么在乎。”林少华告诉样妹,因翻译作品之故,他曾不止一次与村上春树面谈。第一次见面是在2003年初,当时已经有了关于村上获诺奖的呼声,闲聊中,林少华问村上如何看待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性,当时村上说了这样一席话:

  “可能性如何不太好说,就兴趣而言我是没有的。写东西我固然喜欢,但不喜欢大庭广众之下的正规仪式、活动之类。说起我现在的生活,无非是乘电车去哪里买东西、吃饭,吃完后回来。不怎么照相,走在路上别人也认不出来。我喜爱这样的生活,不想打乱这样的生活节奏。而一旦获什么奖,事情就非常麻烦。对于我最重要的是读者,例如《海边的卡夫卡》一出来就有30万人买,这比什么都重要。至于获奖不获奖,对于我实在太次要了。”

  或许可以用林少华的话来概括,“村上春树对诺贝尔文学奖不感兴趣。”所以,各位“村上迷”们大可不必难过,更不用觉得“陪跑”8次是一件多么悲壮的事情,毕竟,村上春树本人最看重的是亲爱的读者,对于得奖本身并不是那么热衷啦。

  “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村上已经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作家。”林少华补充说,从奖项上看,村上已经获得过国际上大部分文学奖项;从读者上看,村上在全球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其作品影响力远非其他大部分作家可比;更不用说几十本畅销书带来的版税等经济方面的收获。这么一想,没能得奖就不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情了。“村上在文学创作方面付出的努力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世界上有很多作家付出的努力未必比他少,然而得到的认可恐怕要少得多。”谈到这里,林少华顿了顿,随后对样妹说,或许,诺贝尔文学奖在一定程度上会倾向于那些写了一辈子,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却始终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认可的作家们。通过诺贝尔文学奖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作品,或许也是对这些作家的一种补偿吧。

  这才是诺奖的意义!

  “心疼村上!”“小李子都得奥斯卡了,村上什么时候才能得诺贝尔文学奖啊?”“再不颁奖,我家村上就要罢笔了!”连续多年与诺奖失之交臂,这令“村上迷”们心痛不已,甚至担心在连续出现“种子选手”与“陪跑者”的巨大落差下,会影响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不过,在林少华看来,这种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固然很好,但是得不到奖,村上也不会受什么影响。”林少华告诉样妹,不仅是对于村上春树,对于所有潜心创作的文学作家来说都是如此。一个真正的作家能够把持住自己的信念,按照自己的步伐往前走,是不会轻易被获奖之类的事情影响的。更何况,村上春树这个人本来就不喜欢取悦媒体,不喜欢取悦大众,更不喜欢取悦奖项,他只是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想法,忠实于心灵的召唤,写自己真正想要写的东西。

  “诺贝尔奖对于文学的意义,远远大于获奖者是谁。”林少华严肃地说。在他看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设立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尤其是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冷落的今天,诺奖就像是带动社会大众的强悍动力。这个奖是否颁给村上春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年到了10月份,诺贝尔文学奖的揭晓都会引发社会大众对于文学艺术的关注,在这一点上,任何活动带来的影响都难以与诺奖匹敌。

  村上变了,我们的读者还没有变

  “翻译了几十本村上的作品,印象最深的还是《奇鸟行状录》。”林少华告诉样妹,这部长篇可以说是村上春树迄今为止的巅峰之作。以《奇鸟行状录》的出版为界,1994年到1995年是村上创作主题发生变化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十几年,村上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对人性的挖掘,对都市青年人的心理、心态、生态等描写,也就是读者们常说的“个人心灵后花园”,“独一无二的孤独感与疏离感”等等。从《奇鸟行状录》开始,村上开始关注个体与体制之间的关联性,尤其关注日本在二战期间的黑暗,追寻国家暴力源头这个角度进行审视、追究、批判。这是一般日本作家避而不谈的。林少华说,正因为如此,他并不认为村上的作品因为“过于通俗、缺乏政治性批判”而无法得到诺奖评选者的青睐,《奇鸟行状录》就是最好的代表作品。

  “成长的不仅仅是作家,读者也需要成长。”提到村上春树,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挪威的森林》等探究个人情感的作品,村上也因此成为许多读者心目中“文艺小清新”“小资”的代表。林少华说,尽管村上本人的创作早在20年前就开始向探究个人与体制的关系转型,但总的看来,中国读者的关注点还没有跟上。“换言之,村上变了,我们的读者还没有变。”他认为,这或许是因为很少有作家能像村上一样,把都市青年人的心态、孤独感、疏离感描写得这么淋漓尽致,读者追捧这类作品,是因为能从中找到共鸣感。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村上作品被人们所熟知,阅读是不是可以从感性的、出于娱乐性的阅读,向思辨的、深层次的阅读转变,从“粉丝式阅读”向“理性阅读”转变了呢?“我想对于作家本人来说,看到读者对其作品的思考和批评,让读者通过作品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自己,大概比总是被当做文艺小资要好吧。”毕竟,创作出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存世之作,或许称得上评判一个伟大作家的重要标准。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并转载包括二维码在内的所有内容)

  “爆三样”已建“三样之家”粉丝微信群,您可以留言,样哥会把您加入到粉丝群里。入群可以与样哥样妹近距离讨论热点话题,提供爆料线索,还可以分享福利,结识新朋友。欢迎大家回家!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毛德勋

推荐阅读
  • 中国今年航天发射24次 跃居世界首位

    中国今年航天发射24次 跃居世界首位.jpg

    12月28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景一号商业遥感卫星发射升空。据介绍,这次发射的“高景一号01组”包括2颗0.5米分辨率的光学小卫星,这也是我国分辨率最高的商业遥感卫星。[详细]

    12-29 16-12环球时报
  • 创新,让普法接地气入人心

    为了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建设,福建省提出各级政府每年应举办一期以上的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领导班子每年应举办两期以上的法治专题讲座。天津市提出继续开展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工作,逐步推行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推进学法经常...[详细]

    12-29 16-12法制网
  • 最长寿雄性大熊猫"盼盼"因癌症死亡 后代有130余只

    xiong1.png

    12月28日,记者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获悉,28日凌晨,世界上年纪最大的雄性大熊猫”盼盼“因肿瘤病症死亡,得寿31岁零三个月。今年,9月1日,大熊猫“盼盼”在成都都江堰基地监护兽舍迎来第31个生日。[详细]

    12-29 08-12四川在线
  • “赶场式相亲”或成过年常态 北京女深圳男落单严重

    年关将至,对于“单身狗”来说,春节就是一道难迈的“坎”,七大姑八大姨在这个时候都充当起了“媒人”,7天长假将“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珍爱网报告显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重庆、西安、武汉、东莞、长沙成为全国单身人群最多的十个城市。[详细]

    12-29 08-12北京晨报
  • 英国唯一野生驯鹿群 巡回表演为各地圣诞添彩

    每年圣诞节前后,有6周时间,这群驯鹿会在英国各地进行巡回表演。第7页:英国唯一野生驯鹿群 巡回表演 第8页:英国唯一野生驯鹿群 巡回表演  第9页:英国唯一野生驯鹿群 巡回表演[详细]

    12-29 15-12东方网
  • 俄媒:救援人员找到俄失事飞机第三个黑匣子的带基

    据俄罗斯卫星网29日援引消息人士称,救援人员找到了可能来自俄图-154第三个黑匣子的带基并已将其交给军方研究,没有找到黑匣子的外壳。俄罗斯军方消息人士此前称,在黑海失事的图-154飞机的第一个“黑匣子”已从索契运至莫斯科市郊,并送往国防部中央科学研究所。[详细]

    12-29 15-12中国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