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校争夺战,满满全是火药味!

2017-03-27 15:24:00 来源: 大众网时政微信公众号爆三样  作者: 石三

  最近山大、山财主校区落户章丘,泰山医学院要升级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正申请山东第一工业大学。传说中还有第三所,名叫山东第一农业大学,貌似前面这几个山字头的大学校区都在济南。而在青岛,随着复旦、山大本科分校的入驻,岛城已先后引进了26所优质高校,甚至剑桥也要去。

  这是什么节奏?爆三样(ID:sdbaosanyang)的样哥突然想起了今年山东省两会上,省委常委、青岛市委原书记李群的一句话,“高校争夺战,南边有深圳、北边有青岛。”如果你把最近这些高校的事联系到一块儿,还真闻出了点儿火药味。城市扩大高校朋友圈的背后,印证了那句真理,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文| 石三

  济青高校PK

  人才有多贵?样哥注意到,此前青岛为给山大建分校免费拿出了3000亩地,今年济南为山大建主校区更是无偿供地6000亩。可都是下了血本!

  山大在济南章丘即将建设的主校区示意图

  山东大学青岛即墨鳌山卫分校航拍图

  最近,有媒体曾把济青间的大学PK进行了一个梳理。截至目前,济南共有各类本科院校23所;青岛13所。其中,在部属高校方面,济南只有1所山东大学,而青岛是3所,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但在省属公办高校方面,济南有17所,青岛市则只有5所。

  单从量来看,济南市无疑是领先的。但换个角度,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发布“2017年山东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排名前十的高校为:山大、海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师、青大、山农、山科、济大、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如果算上山大青岛校区,驻青高校达到6所,驻济高校则只有3所。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示意图,目前还是空地(京台高速往济南西站俯瞰)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济南槐荫区凭借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项目,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暂用名)收入囊中,以及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整合成立山东第一工业大学(暂用名),济南的高校优势又会增强不少,而且这两个新校建设已在省级层面获得官方支持。

  至于传说中第三所还有多远?这两天,山农大的老师笑着告诉样哥,同城的泰医虽已有所动作,但对山农来说,所谓的“第三个”到目前为止还仍是传言,他们既没接到任何通知,也没跟省农科院有相关沟通交流。

  大学GDP

  样哥发现,有数据显示,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版图中,本科院校最多的15个城市均是省会城市(直辖市),难怪众多非省会城市如此求贤若渴。

  如今,面对新一轮高校的扩张潮,许多城市在高校争夺中给出了诱人的条件。例如,青岛对对引进的独立法人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第一年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的补助资金,以后根据绩效情况每年补助不低于400万元,连续补助5年。

  那么,高校来了后能给城市带来什么?有学者举例说,高校搬到了家门口,让企业更方便地找到了想要的技术。2008年落户荣成的哈尔滨理工大学,和20多家企业联合建起产学研董事会。由企业、高校一起研发的新能源电机,在国内十几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整车上得到试用。

  的确,在经济发展早已走过劳动密集型“人海战术”的当下,科技与人才之于城市,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大到一个产业迈向中高端,小到一个企业产品抓住用户的痛点,都得靠创新。说到底,拼得都是人才。

  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海 校区俯瞰图

  高端的创新人才资源从哪儿来?大学是其源头活水。无论是依托斯坦福大学形成的“硅谷”,还是依托海淀区大学群形成的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群,都很好地说明了大学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论断。有位政府的管理者曾告诉样哥,靠“高校朋友圈”推动产业发展,已成为许多官员的共识。

  名片与气质

  除了经济,高校带给城市的还有文化。就跟人一样,当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就会加快文化精神方面的脚步。

  山大小树林

  而大学以文化人的功能,古已有之。《礼记 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古代的岳麓、白鹿洞、嵩阳和应天四大书院,到现在的未名湖、清华园,大学不仅是城市的风景和名片,也是文化高地。在校园里,几乎每周等能见到各类文化沙龙、讲座或论坛。大学所秉承的独特气质也为城市文化注入了更多内涵。

  在山东,无论是山大的小树林、医学院的百年老建筑,还是海大的德国建筑群,无不留存着所在城市的文化印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