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财经>财经人物
站内搜索:
李荣融像个数学家
2005-02-17 10:36:49 作者: 来源:SRC-181
他的座右铭是“倾心于事业,敬业于岗位”。
lrr.jpg

    在互联网上搜索李荣融的简历,大多是从他1986年任江苏无锡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开始,这样的简历准确地讲,是一份从当官开始的“仕途经历”。只有在国资委的网站上,李荣融个人简历一栏中有“1968年后任工人”的表述。

    2005年2月2日,已经贵为国资委主任、对92000亿国有资产负有第一责任的李荣融接受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采访。虽然现场灯火辉煌、满座盛装,李荣融仍然对这段经历充满深情。他说,“正是这5年的工人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笔者相信李荣融说的是真心话。1968年的李荣融刚刚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的第一个身份是工人,是最基层的生活。这段经历肯定对他的一生有相当的影响。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影响,使得他即使做了省部级高官,依然十分严谨、不苟言笑、不张扬。这是李荣融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与国资委的整体风格类似。国资委自2003年3月份成立之后,几乎一直低调行事。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国资委成立17个月之后,由“郎顾案”引发的关于国企改革尤其是MBO的大讨论、大争论、大论战、大鸣大放,让国资委似乎处于一种十分奇特的“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境地。

    因为:一方面,经济学家们激战犹酣,社会舆论一再追问主流经济学家为什么集体失语,主流经济学家先是没有反应,接着开始一个个轮流登场。另一方面,没有人问国资委为什么失语,更没有人问李荣融为什么失语。似乎这一场大讨论把国资委给漏掉了。

    但是事实上,国资委一直没有失语。2003年年底,国资委连发两份文件规范国企改制;在郎顾案争论最为激烈的2004年9月,国资委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表明态度。2004年年底,李荣融在国务院新闻办的记者会上对国企改革的表态,更是成为所有主流媒体重点报道的内容。

    国资委不但没有失语,在其内部反而是一幅“炉火正通红”的热闹景象。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说过,国资委在2003年年底开始连烧三把火,这些火基本上都是制度建设,是在国资委系统内部燃烧。事实证明,国资委的三把火威力之大,非同小可。在2月2日的电视采访中,李荣融说,有的国企老总估计两个月睡不好觉。现场的国企老总对此说法给予肯定。

    一般人的理解,国资流失如此严重,李荣融本来应该拍案而起,像审计署李金华刮起“审计风暴”那样,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国有资产保卫战。

    但是,李荣融没有这样做,他没有拍案而起。他做得比拍案而起更绝,能让国企老总两个月睡不好觉。

    在MBO这样的重大问题上,李荣融虽然是反对的,表述起来也没有给人一种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感觉。电视采访的对话是这样的:沈冰问,“听起来您完全反对MBO,将管理层和所有者结合到一块?”李荣融回答,“那当然,现在企业制度我认为是不合理的,我们这么多年证明,所有者跟经济者混在一起是不合适的。”

    在解释自己的观点时,李荣融甚至用了一个相对缓和的词语“不合适”。笔者仔细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在整个的采访过程中,李荣融的坐姿基本保持不变,神情起伏不大,语调平缓。

    但是,即使他的语调再缓和,人们也能感觉得出,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他是非常坚定的。

    李荣融职务的标准称呼是“国资委第一责任人”。这样的称呼非同一般,所以,李荣融说自己满脑子的责任。他的座右铭是“倾心于事业,敬业于岗位”。笔者相信这样的座右铭与他5年的工人经历不无关系。

    不久前笔者参加环境记协的活动,会上主办方当场朗诵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的诗作“西风胡杨”,现场气氛十分感人。就是这个充满诗人激情的潘岳,近日刮起一股环评风暴,引来一片喝彩。

    与诗人潘岳相比,李荣融更像一个数学家。

    的确,92000亿国有资产,需要一颗冷静的、清醒的、精打细算的头脑来打理。

编辑: ray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