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财经>财经时评
站内搜索:
政策预期不确定导致短期行为
2005-08-11 09:53:50 作者:王擎 来源:SRC-181
  我们不可能寄希望于所有的人观点统一,也不能要求所有的政府部门只有一个声音,但是至少每一个纳税人都应该有权利通过正常的渠道,准确知道政府下一步的宏观政策将向什么方向调整,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明确正确的预期,我们的社会也才可以长期和谐发展。

  在上一期的亲历感言中,笔者曾经说到,经济学家们众说纷纭的观点往往会令人眼花缭乱,如果说这种眼花缭乱的观点只是干扰了我们对形势的判断,那么政府部门之间的观点相左会让我们对未来的预期严重不确定。

  最近有关医疗体制改革的话题沸沸扬扬。

  事情的起因在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这份长达158页的报告,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详细的论证,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份研究报告掀起了一场对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大批判。

  事实上,虽然卫生部的医疗体制改革政策直到今天也没有明朗,但是各地国有医院都在被默许甚至是鼓励的情况下,进行着市场化的改革。最典型的例子是江苏省宿迁市。从2000年开始,宿迁将医疗机构全部推向市场,实行了私有化。

  其实就在半年前,还风传由卫生部牵头制定的《医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即将出台,据有关人士透露,按照《意见》,国有医院的产权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国资将逐步退出公立医院。在政府所属医疗机构中,国有资产的持股权不低于51%”。而且“以前隶属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医院的剥离工作,必须在2005年以前完成”,“各级政府将只保留一两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大型医院,其他医院将逐步对业外资本开放”。

  也正是形成了这样的政策预期,有报道说,有至少百亿的民间资本和外资在伺机介入医院改制。

  但是半年后的今天,风向显然变了。

  就像《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课题组组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一直对媒体强调的,不要将报告与卫生部门和政府的决策联系在一起,笔者也倾向于把该事件看作是国务院某研究机构与国务院某部门发出的不同声音。

  笔者更关心的是,事件将会怎样发展下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毕竟是国务院的“智囊团”,既然智囊团已经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做了否定,这是不是预示着今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将进行颠覆性的调整?那么,那些已经市场化了的医院,今后将怎么办?像江苏省宿迁市这样已经全面私有化的医疗机构的命运又将会是怎么样?

  中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问题一直在两个部门之间的争讨中悬而未决。所得税并轨直接牵涉到的两个部门:财政部和商务部最新的表态都是发生在7月。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在7月12日“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上表示,实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不会明显加重外资企业的负担。现行外资企业的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将会被产业优惠政策所取代;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将考虑给予一定的过渡期,加上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外资企业来说实际上还可以起到减轻税负的作用。

  主管外商投资的商务部在并轨问题上一直与财政部的态度截然相反。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7月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现阶段中国相对劳动力成本在上升,资源又短缺,在没有相对稳定的、可靠的替代政策的情况下,应该继续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至少从表面看,虽然经过了大半年的争论和交换意见,财政部、商务部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问题上的观点依然是对立的。

  对立的结果是什么?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曾对9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各企业机构税务决策人员做过一项调查。调布结果显示,两税合并被视为跨国企业在中国税收环境中所遇到主要挑战之一。

  两税并轨方案迟迟不出台,反而成为了一把始终悬在外资企业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极大地影响了外资的投资决策。这似乎与商务部反对两税合并是出于对外资投资热情保护的初衷背道而驰。

  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之间意见相左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2004年的宏观调控中被“调控”掉的某钢厂,据说其实正是在地方政府的怂恿下才一步一步将规模扩大,直到大的被“调控”了。而2005年的房地产调控中,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阴奉阳为被视为是推高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调控中,受制于调控的是企业,损失了大量资金的也是企业,面对两级政府的不同声音,企业何去何从?

  政府内部意见的不协调,带来的是什么?是民间和社会对政府行为的可预期性严重下降。当民间发现某个部门“说话不算话”、“朝令夕改”,失去的不仅仅是这个部门在民间的信任度,更可怕的是,有可能产生的是对整个政府的不信任。而当我们不知道究竟该相信哪个部门,不知道今天说过的话,明天还能不能算数的时候,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所能做出的惟一理性选择只能是短期行为: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利润。

  我们不可能寄希望于所有的人观点统一,也不能要求所有的政府部门只有一个声音,但是至少每一个纳税人都应该有权利通过正常的渠道,准确知道政府下一步的宏观政策将向什么方向调整,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明确正确的预期,我们的社会也才可以长期和谐发展。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