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财经>财经时评
站内搜索:
从“倒牛奶”到“扔冬瓜”
2005-08-23 10:53:57 作者:蔡方华 来源:SRC-34
  浙江慈溪新塘村的农民把万斤冬瓜抛入河道,既是一种无奈之举,也是一种反抗。冬瓜收获季节,当地的收购价低至每公斤3毛钱,而慈溪市区的零售价却在每公斤1元6角到两元,不用说,过于复杂的中间流通环节对瓜农的利益形成了盘剥。农民在无力改变买方市场的局面下,在得不到有力帮助的情况下,除了把冬瓜扔掉,似乎真的找不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浙江“抛冬瓜”事件让我们想起陕西的“倒牛奶”现象。8月中旬,陕西关中地区的奶牛散户因为无法把鲜牛奶卖出去,只好把大量牛奶倒掉,或者用来喂猪。无论是牛奶还是冬瓜,都是农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其中不仅包含着人力成本,也有大量的经济投入,把冬瓜扔掉、把牛奶倒掉,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对于尚欠发达的农村经济来说,无疑是令人心疼的巨大浪费。

  “倒牛奶”的大背景是奶业产能过剩。由于分散的农户处于市场信息链条的末端,他们很难及时针对市场状况作出产业调整,一旦奶牛开始产奶,浪费就必然形成,至于是倒掉还是发馊变质,只是一个方式问题。“扔冬瓜”的原因与此有所不同,从慈溪的冬瓜销售价格来看,甚至从杭州等地的蔬菜供应来看,冬瓜还是有销路的,瓜农也有可能从市场得到回报,但问题是,政府不再提供统一的收购机制,农民也不具备自己的销售渠道,一旦“冬瓜贩子”组成价格联盟,最大限度地压低收购价,就很可能出现《多收了三五斗》中的尴尬情形:农民增产了,收入反而降低甚至颗粒无收。

  “倒牛奶”现象披露之后,不少文章批评当地政府的“越位”和缺位,一是盲目引导农民发展奶牛产业,造成产能过剩,二是没有及时提供市场信息、做好服务。这些批评当然是正确的,但同时,类似的批评又给人隔靴搔痒之感。农民增产不增收,地方政府无疑有责,但政府毕竟不是经济组织,政府干预市场的可能性、作用范围也常常是有限的,“倒牛奶”现象之所以形成,不是政府不作为的后果,恰恰是政府在经济领域里作为过度造成的。“扔冬瓜”也给我们这样的反思:市场经济的某些微观领域实际处在政府职能之外,没有哪一级政府部门能够帮农民卖冬瓜,我们也无法给政府官员提出卖冬瓜的要求。

  市场变幻莫测,农民应对乏力,政府职能有限,那么,解决这种农业生产“伪过剩”的办法何在呢?恐怕只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本报前不久介绍过浙江箬横的西瓜合作社,他们的专业组织方式、抗风险能力、与市场接轨的方式,都给人很深的印象。另一些地区以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也较好地解决了产供销各个环节的问题。可以说,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应是帮助农村经济组织的形成和发育,这乃是“扔冬瓜”和“倒牛奶”为我们提供的重要启示。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