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旅游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财经>产业报道
站内搜索:
受外资进驻威胁 中国广告业将进入十年震荡期
2006-09-11 08:54:00 作者:杨天波 全权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广告业将会向创意产业全面升级。”这是9月3日,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的“2006中国(国际)创意讲坛”上,4A公司(美国广告协会会员广告公司)和本土广告公司创意总监们达成的共识。

   讲坛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广告业的产值已达到1000亿元,而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将 “只需要六年”。在创造着更多商业机会的同时,广告业也迫切需要向创意产业升级,而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广告业整体提升前的震荡和调整期。

  创意产业:

  每天创造产值220亿美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申建军在会上表示,广告业作为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中坚产业。

  中国广告业的发展速度一直举世瞩目。21世纪以来,虽然速度有所平缓,但现有的发展速度从全球来看还是属于高速度。而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广告业开始在更高的平台加速度增长。

  讲坛报告指出,1979年,中国的广告业从零开始,用了25年的时间,达到第一个1000亿元的规模。而根据各种预测分析,在目前的基数上,再增加1000亿元可能只需要六年左右的时间。1000亿元的增量,集中在六年时间内,意味着“不可思议的机会”。

  而同时,中国的广告业,正在面临着一个向创意产业的转型期。从国外经验上看,前途似乎“一片曙光”。

  “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告研究所杨同庆教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一些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其增长速度更快,如美国达到14%,英国达到12%。早在2000年,创意产业就已经成为英国的第二大产业,占GDP的7.9%,仅次于金融服务业。

  中国广告业面临更高要求

  2000年,英国发表了“创意产业白皮书”,把十三个行业划到了创意产业,其中第一个行业就是广告业。

  而中国的广告业也必将面对这一大趋势。

  广东黑马广告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小平认为,当广告业被纳入到创意产业的洪流中去,伴随着升级的时候,未来十年的广告业一定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它就会有可能发展得更加专业,更加多元,而且更加零散,更加丰富。

  有关专家也表示,中国经济的升级,导致对广告有更高的需求。中国市场的竞争正在加剧,由渠道竞争为主向以品牌竞争为主过渡。

  “现在的创意已经不能满足于仅仅让消费者关注了,而且应该形成对消费者和观众对这个品牌体验的感知,最好是在经验和信息中间建立一种不间断的期待值,来形成他对品牌的依赖。”刚从戛纳广告节担当评委归来的卓越形象品牌传播事业机构执行创意总监贾丽军如是说。

  “外资走进来,我们冲出去!”

  从今年1月1日开始,中国允许外资广告公司全资进驻中国。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中国广告业的“大限将至”的这一态势,在广东平成广告公司总经理吴晓波看来,却别有一番含义:“2006年标志着中国广告市场真正进入全球化的元年。”

  吴晓波表示,如果在今年,中国的广告人还用一种简单的“国际4A”和“本土4A”的概念去分析中国广告业的话,“那它一定是没有深入了解中国的广告业,因为这个行业正在快速融合。”

  “在创意产业全球化之后,我们就不能再用原来的本土化公司怎么样国际化公司怎么样的思维了。”吴晓波认为,未来十年,广告业需要借助向创意产业的升级,来进行解构和重构的调整,在这样一个调整中,每个公司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设定经营战略。

  但也有专家指出,中国的创意产业还面临着经济结构限制创意产业发展、整体职业结构存在缺陷、城市发展规划思维定势、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传统教育无法提供创意土壤、创意产品消费需求不足等等问题。

  天津市政协委员康军认为,面对外资的威胁和升级的需要,国家“应采取比较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来保护和支持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