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科学发展新山东5:山东制造变山东创造

2012年11月11日 16:06作者:尹海洋 赫洋来源:大众网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山东省委、省政府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着力建设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实施人才战略,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实现从“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的历史性变革。

    本系列文章主要素材选自省委宣传部主编的《新山东-科学发展面面观》一书,特别鸣谢山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山东人民出版社。
 
    大众网济南5月15日讯(记者 尹海洋 赫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山东省委、省政府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着力建设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实施人才战略,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实现从“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的历史性变革。
 
  88项政策法规 给自主创新插上翅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提出明确要求,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入生机和活力。
  据统计,目前山东现行科技政策法规达88项,《山东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山东省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实施意见》,等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政策体系,为科技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十二五”规划强调,家中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研发,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的重点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支持黄河三角洲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力争更多的高新区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以上。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打造自主创新体系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科技创新来说,真正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因此,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在打造自主创新体系中,山东省一方面坚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省共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35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92家,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58家。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汽车、橡胶、煤炭等领域建立了7家重点行业技术中心,形成对行业技术发展和成果转化的技术支撑平台。在全省重点企业集团中培植了20户体系完善、机制健全、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发展后劲足的重点企业技术中心,成为大企业集团技术创新的排头兵。
  另一方面,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以重点企业为依托,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形成了一批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2011年,全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23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12个。拥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5家,获认定24 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不断增加,总数达到111家,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达到22家,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不拘一格纳人才 壮大创新人才队伍
 
  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山东在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中,始终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形成了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科技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科技人才队伍结构逐步完善。科技人员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2011年,住鲁两院院士增加到37人,“泰山学者”增至23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0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76人。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16305人。
  全省拥有博士后工作站191个,博士点350个,初步建成了学科齐全、布局合理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创新人才的作用逐步显现。全省引进外国专家8.2万人次,2万多海外留学人员学成归来,引智结构不断优化,引智渠道不断拓宽,创新人才的整体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成为建设创新型山东的重要生力军。
 
  “山东制造”到“山东创造” 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山东省全面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大力加强科技工作,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一批科技发明和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一批批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在山东的土地上诞生。
  浪潮“云计算”搭建云未来。浪潮继2010年8月发布“云海战略”后,于2011年4月7日在北京、济南两地隆重发布云海集装箱数据中心产品,这是浪潮云计算业务战略重要落地产品,是浪潮在云计算基础架构层的一次关键性产品布局。云操作系统与浪潮大服务器、海量存储共同构成浪潮云基础架构的三大支撑。
  海信“信芯”商业化。007年1月,中国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第二代产品,在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展成功亮相。海信“信芯”第二代已具备商业化的成熟条件,将大规模应用于海信平板及高清电视。海信由此成为国内第一代使用自己掌控核心技术的平板电视厂商。
  东岳攻坚“膜”领域。作为研发新型氟硅材料的重点企业,山东东岳集团在研制未来新能源利用的关键材料离子膜方面据世界领先地位。历经多年科研攻关,东岳集团100%国产化的全氟离子膜,在万吨级氯碱装置上一次通电成功,打破了美国、日本长期对该项技术的垄断,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拥有氯碱离子膜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国家。与此同时,“东岳”完成的用于制造燃料电池核心材料磺酸树脂离子膜,年产500吨的生产装置已经建成投产,解决了氢燃料电池生产的重大瓶颈,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该技术和产业化共更能的国家。
  “如意纺”实现纺纱技术革命性突破。“如意纺”是一项颠覆传统纺织技术理论的新型嵌入式纺纱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在纺纱的理论、纱线构造、工艺以及后道工序上均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
 
  创新突破终为民生 自主创新改变生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已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也正在以超越常人想象的速度改变着百姓的生活。
  这种改变一方面体现在信息技术提升生活节奏。在山东,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手机用户;每天有超过3000万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手机用户通过手机发短信、看报。当短信文化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当人们可以用手机去看报、上网、消费,移动通信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13.5部,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移动电话186.4部。
  还体现在缩短出行距离。青岛胶州湾大桥创下了众多中国和世界桥梁建筑的“第一”:大桥海上钻孔灌注桩数量为5127,居世界第一;自主研发的水下无封底套箱技术为世界首创;采用开发改进的大直径旋挖钻进施工,最大咱空直径达2.5米,最大孔深达80.7米,钻孔直径和钻孔深度均为或内海上桥梁之最。胶州湾大桥的建成通车,拉近了时空距离,从青岛主城区至黄岛区,路程缩短了近30公里,按照80公里/小时时速,通过大桥只需要20多分钟。胶州湾大桥及隧道的建成,让青岛主城区与各区市之间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
    我们也因为自主创新变得更加健康。随着生物和医药科技发展,我国自主研发的许多新药为人们解除病痛,为患者带来福音。2009年12月9日,“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正式落户山东。由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平台服务中心牵头,联合山东大学、省药科院、省医科院等6家单位共建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中心。目前中心已构建了12个单元技术平台,培育了20家国家新药大平台产业化示范企业,启动了“泰山学者-药学特聘专家”专项建设工程,系统整合济南、潍坊和烟台医药科技园区优势资源,构建山东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成为全国7个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之一,争取经费3亿多元,为培育壮大新医药产业奠定了基础。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东)基地省建设通过验收。“重组人白介素-Ⅱ”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强度,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努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推动创新型山东建设取得新突破。

责任编辑:李润杰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