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山东手机报手机客户端新闻热线 0531-85668999

济南“三季连旱”:卧虎山水库种菜 17名泉停喷

济南"三季连旱":卧虎山水库种菜 17名泉停喷

  大众网3月29日讯(记者 王宗阳)“从去年开始就旱,水库都见底了,你看水都退出去多远了。从这儿种菜没事,就是到了雨季,也淹不了啦。”济南仲宫镇村民李福春(化名),最近在卧虎山水库保护区内东侧,又开垦出一块菜地。他放下锄头,抬头瞅瞅不远处因水库水面退去而形成的小水洼,说近两年太旱了,去年开地种下的玉米收成不好,今年还想换点耐旱的庄稼种。

  卧虎山水库素有济南“大水缸”之称,在“水缸底”种菜,听着不可思议,却是如今济南大旱的真实写照。大众网记者调查得知,济南已经遭遇“三季连旱”,不仅“水缸底”能种菜,就连济南七十二名泉已有十七个停喷,另外,还有许多耕地作物被旱死。但是目前能够应急的手段不多,想“解渴”只能等一场大雨。

    

  村民开的菜地不远处,曾是水库“一片汪洋”,如今只剩一片萧条的黄土色。(记者 王宗阳 摄)

  

    卧虎山水库“瘦身”,水面退去形成了许多小水洼。(记者 王宗阳 摄)

  

    卧虎山水库面积锐减,水面几乎退到西面的群山中。(记者 王宗阳 摄)

  

    眼看水库见底,水面退出去很远,附近村民索性开垦种菜。(记者 王宗阳 摄)

  卧虎山水库见底,村民在水库里垦地种菜

  “你快看看吧!水库的水见底了,附近村民都种上菜了……”近日,有市民向大众网记者反映, 由于大旱导致济南卧虎山水库“缩水”,水面向西退去了很远。附近居民就在库底垦地种菜,成为一景。

  事情真如这位市民所说?3月26日上午,大众网记者驱车沿103省道前往卧虎山水库探访。以往行驶至仲宫大桥附近,老远就能看见卧虎山水库的一片“汪洋”,可如今远远望去,是一片萧条的土黄色,中间点缀着零星野草。在大桥上大众网记者停下车,向库底望去,看到了几处开垦的地块,还没种东西。

  沿着水库边的一条小土路,大众网记者走到库底。此时,仲宫镇当地的村民李福春正在翻地,忙得不亦乐乎。“大叔,这里离水库这么近,以后要是下大雨,不怕淹了吗?”“不怕,从去年就开始大旱,你看水面退出去好远了。我们从去年就开始种了,去年因为旱种的玉米收成不好,今年要种点抗旱的庄稼。”

  沿着李福春的视线,大众网记者向西侧的水库看去,如今水面几乎已退到了山里。另一位附近的村民说,这样的大旱,就是离着水库再近一点种菜,问题也不大。由于天越来越热了,水蒸发快,水库“缩水”的速度很快,剩下一个个的大水洼孤零零的在那里,很快又将蒸发变成旱地。

  济南遇“三季连旱”,土地没法种,七十二名泉已有十七泉停喷

  “嗨,别说在水库边上种菜了,我们村里30米的深井,都打不上水来了……”看大众网记者对大旱关注,一位附近村里的王姓村民担忧地说,水库没水了只是大旱的冰山一角,现在附近村里的耕地种不上,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大众网记者从济南市历城区了解到,不仅是仲宫镇存在这个问题。从去年秋天到现在,济南遭遇三季连旱,历城区受影响很大,遥墙街道的一些村村北就能是黄河,却一直无水可用。有的村地里的小麦旱死,减产已成定局。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遥墙街道的蔡家村目前就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全村作物被旱死已达到了200多亩,而全村一共只有800亩耕地,占了四分之一。在济南黄河沿岸,历来是传统的黄河大米种植区,然而近年来种地不挣钱,年轻人不会种地,没人愿意种地,连续的干旱进一步加重了这一趋势。

  更让市民关注的是,受大旱影响,济南群泉喷涌状况每况愈下。截至目前,七十二名泉中已有十七个停喷。济南各名泉中,最先出现停喷迹象的是百脉泉泉群。早在去年8月下旬,百脉泉公园内的筛子泉、龙泉、龙湾泉、漱玉泉就已经停喷,当时的百脉泉泉池几乎见底。水利部门专家分析,如果旱情得不到下雨缓解,趵突泉和黑虎泉恐怕也难躲过停喷危机。

  今年降雨量比去年还少两成多,卧虎山水库难达回灌量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旱情形势如此严峻呢?3月27日,大众网记者从山东省水利与气象部门获得的数据,2014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516.8毫米,较常年偏少19.4%;夏季,全省平均降水量261.9毫米,较常年偏少34.6%,为2003年以来同期最少值。其中济南全市平均降水量433毫米,较常年少189.6毫米,偏少30.5%,夏季降水和全年降水均为2003年以来最少。不仅是2014年降水少,今年济南降水量累计平均值也只有16.3毫米,比常年同期的21毫米少了4.7毫米,偏少22.3%。今年3月份以来,济南的降水量只有0.9毫米,饱受大旱之苦也在情理之中。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3月27日,趵突泉水位从27.52米下降到27.49米,已连续四日位于红色警戒线之下。黑虎泉水位从27.46米下降到27.42米。根据济南市保持泉水喷涌应急预案,此时理应启动Ⅰ级保泉应急预案,并向社会公布,采取相应的减少地下水开采、节水、回灌等措施。但是截至目前,济南市名泉保护部门并没有向社会发布启动Ⅰ级保泉应急预案。

  对此,济南市一位水利专家解释,目前仅卧虎山水库的储水量已经无法满足Ⅰ级保泉应急预案的每日回灌40万立方米的要求。除此之外,济南目前只有东郊、东源、东泉、长孝等四处水源地还在使用,其他都已经陆续关停,除了长孝水源地,其他位于东城的水源地每天共抽4万方地下水供应济南东部城区,通过这些措施,济南市目前的水源置换达到了Ⅰ级保泉应急预案的要求。

  缓解干旱调黄河水难度太大,下场大雨最有效

  日前有报道称,面对近期的泉水告急,有人建议济南进一步核减公共水源地和自备井的地下水开采,但济南市供水行业有关人士对此很“无奈”:济南东郊、东源、东泉这三个水源地都位于东部城区,很多自备井也位于东部城区,东城恰恰是济南市水源最紧张的地区。由于狼猫山水库维修暂停供水,东城每天的供水缺口在12万方左右。济南供水单位通过西水东输的方式八级加压,将黄河水输送过来,保证居民的用水,但是,长期这样供水压力很大。随着气温升高,东城用水量增大,再限采地下水可能导致供水压力进一步增大,再次出现去年有过的“东城断水”尴尬。

  大众网记者从济南市水利局了解到,如今济南市每年面临着6亿立方米的用水缺口,都要靠黄河水和长江水来补。现实问题是,黄河位于济南城区的西部和北部,需要保泉回灌的补源区域位于南部山区的玉符河地带,调黄河水的难度很大,经济成本过高。

  近年来,济南市正在实施渗漏带保护、南部山区生态绿化保护、水源联通等长远的保泉措施。同时,济南还计划建设成为“海绵城市”,解决城市洪涝灾害、泉水利用不足、雨污水混流三大问题,实现雨水资源化、泉水资源化、污水资源化。但从短期应急来说,这些手段难以很快奏效,想要快速缓解旱情,只能等着下大雨,尤其是南部山区的大面积降雨,可迅速让玉符河地带“解渴”,达到回灌保泉的效果。

返回顶部

独立调查简介

大众网原创深度调查栏目《独立调查》,于2009年12月1日创刊,以每周至少一期的频率刊发,先后获评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山东新闻奖名专栏。

栏目紧跟热点、回应关切,调查传闻、还原真相,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勇于向网络乱象亮剑,坚持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客观公正做监督。栏目始终坚持创新,并成功打通PC端与移动端,重点报道在“两微一端”同步刊发。2016年以来,栏目在大众网时政微信公众号“爆三样”落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度调查的“微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