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黄蓝"融汇三角洲 石油、生态双崛起

2012年05月15日 23:07作者:马鑫来源:大众网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碧野万顷,鸥鸟翔集;“海上牧场”的海参池富了渔民钱袋子,昔日的黄泥滩成了“聚宝盆”;经济技术开发区,跨进千亿元俱乐部,产业走上了生态路……这就是东营,黄龙入海之城,石油富饶之城,生态和谐之城。“石油城”东营正紧抓黄蓝发展机遇,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迈出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东营加快改造提升化工、造纸、轮胎等优势产业,传统产业80%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地方炼油能力和新闻纸产能居全国首位,离子膜烧碱、轮胎子午胎、阴极铜产能居山东省首位。石油装备产业产值占全国同行业的三分之一,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

东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梦斌出席东营市新闻发布会并致辞。(马鑫 摄)

  大众网东营5月15日讯记者 马鑫)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碧野万顷,鸥鸟翔集;“海上牧场”的海参池富了渔民钱袋子,昔日的黄泥滩成了“聚宝盆”;经济技术开发区,跨进千亿元俱乐部,产业走上了生态路……这就是东营,黄龙入海之城,石油富饶之城,生态和谐之城。5月14日、15日两天,科学发展新山东——“鲁花杯”第八届网络媒体山东行东线采访团在东营市采访,“石油城”东营正紧抓黄蓝发展机遇,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迈出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环境保护
  黄河故道34年后重入海,获评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

  5月15日上午,采访团来到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野鸭岛和天鹅岛,自由嬉戏的野鸭和黑天鹅与人和谐共处,天空不时有鸟儿飞过,芦苇荡随风吹拂。
  保护区的湿地、野鸭,芦苇、天鹅,无不让人感受到生态建设的美好。作为唯一一个全部纳入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城市,近年来,东营深入推进生态绿化工程,重点实施林网、路网、水网于一体的“三网”绿化和生态林场建设,两年完成绿化面积30万亩,成为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
  “绿植铺满黄河口,候鸟湿地把家安”生态的改善使得如今的黄河三角洲成了名副其实的“鸟类国际航空港”,单是鸟类就有296种。而这正是得益于东营市实施百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和黄河刁口河流路生态调水工程,其中,黄河故道在断流34年后,重新实现全线恢复过水。两年里共修复湿地30多万亩,黄河口湿地生态明显改善,并建立起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同时,东营进一步加大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7座、垃圾处理场4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2%、100%。大气污染治理上,17家电厂完成脱硫改造任务,重点污染源达标率达到97%以上。于此同时,东营还积极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强对土地管理和调控,两年改造中低产田14.7万亩,治理荒碱涝洼地1万亩,发展节水灌溉3.5万亩。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79%,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0。
  生态建设的成果不仅体现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整洁,绿树成荫,东营市在经济求发展的同时,也更重视科技与生态相互融合。在节能减排方面,东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两年建成重点循环经济项目5个,石油化工、造纸等10个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重点循环经济区建设顺利推进。通过加大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力度,如今东营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76吨标准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实现了控制目标。

责任编辑:马震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