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记者:大众网

进城、下村、逛工厂,现场解读聊城"三化同步"

导 语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将其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座农村人口占到超过城市人口一多半的城市,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应该如何同步发展现代农业?

增创发展新优势—聊城"三化同步"道路解读(上)

  战略新兴产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牛鼻子,也是聊城未来的竞争力所在。为尽快扭转新兴产业总量小、发展速度慢、技术支撑力量薄弱的被动局面,聊城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863”工程、星火、火炬计划、山东省“四新一海”战略支持,另一方面设立了1000万元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给予相关产业“真金白银”支持。同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支持企业技术平台建设,鼓励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及高附加值的产品。目前,全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家、省级38家、市级71家,为产业强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早日把“4455”工程的蓝图变为现实,聊城着力在增活力、抓落实上下功夫。严格落实战略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民营特色产业发展的责任机制,把年度计划和任务分解到每个单位和个人;严格落实推进机制,定期调度项目建设和产业进展情况,及时破解瓶颈,扫清障碍;严格落实考评机制,把“4455”工程推进的速度和成效作为评定部门单位工作成效和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充分调动起各级抓工业、抓发展的积极性,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 ...

创造幸福新家园—聊城"三化同步"道路解读(中)

  清晨,几声清脆的鸟啼打破了徒骇河的宁静。晨练的人们沿滨河大道悠闲走来,呼吸着湿润而清新的空气,迎接一天中第一束晨曦的光芒。此刻,行走在他们脚下的,不仅是一条普通的道路,更是一条寄托着美好愿景的观光走廊。
  如果说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城镇化则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两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城镇化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全面加速城镇化进程,全市城镇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进入2011年,聊城提出了“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城市建设目标,当年完成城市建设开发投资214亿元,是2007年的5倍。在成功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双拥模范城之后,聊城又成功完成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创建工作,“五城同创”任务全面完成。
  城市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吸引资金和人才的重要要素。为加快中心城区建设,聊城按照“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定位,高水平制定了《城市空间战略规划研究》、《城市建筑高度分区规划》等城建专项规划和一批重点项目控制性详规,为打造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的“双百”大城市提供科学指导。
... ...

突破核心谋进位—聊城"三化同步"道路解读(下)

在聊城城区北侧,一座规模庞大、功能齐备的现代农业流通平台正在崛起。目前,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进展顺利,蔬菜交易市场将在国庆节前竣工并正式经营,综合市场将在11月底前竣工,水产市场主体、果品冷库框架、物流信息中心主体也将在年底完成。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带动聊城及周边地区农产品流通和加工,成为全市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龙头。

推进“三化同步”,最核心、最关键、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原因,聊城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低等多方面。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聊城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努力培植面向未来的农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

与工业经济相比,农业农村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抓手。为此,聊城借鉴发展工业的理念,确立了“横抓项目促调整、纵抓产业促提升”两大主线。

... ...

输血+造血--聊城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双赢

7月15日,在茌平县贾寨乡前寨村返乡创业人员侯金玲家里,几名留守人员在学习手工艺品项链的制作技术。今年27岁的侯金玲,从青岛打工回来学得一手来料加工的手工艺品制作手艺,订单给青岛某公司加工制作项链工艺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100余名留守人员足不出户赚金钱。

近年来,聊城大力发展民生经济,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实现“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做到安居与富民齐头并进,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双赢。

近年来,聊城通过政策帮扶让重点群体实现创业梦想。目前,全市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培训机制,重点加强对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和素质。同时,利用各类科技创业园、产业园等载体,搭建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低租金、零费率、“一站式”服务,以创业带动就业。据了解,今年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安排就业专项资金2838万元,上半年全市共拨付各项补贴680.6万元,发放贷款2242万元,扶持带动就业1633人。

... ...

以水为魂以文为脉 突出地方特色建设文化强市

近年来,聊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国、强省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城市文化品牌为核心,以实现“把潜在的文化影响力转变为现实的城市竞争力,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为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思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市。

聊城市委、市政府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一同研究部署、一同规划安排。市委常委会多次对全市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制定出台了《中共聊城市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确定了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聊城潜在的文化影响力转变为现实的城市竞争力,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为目标,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动发展为着力点,做大做强全市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

... ...

农业振兴看聊城

“聊城市用占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生产了占全国百分之一的粮食。”果不其然,7月11日,聊城市夏粮生产传来捷报:目前,“三夏”工作顺利结束,夏粮收获面积601.25万亩,比去年增加2.85万亩;单产达到475.7公斤,比去年增加15.02公斤;总产达到286.01万吨,比去年增加10.34万吨。夏粮单产、总产实现“十连增”。

粮食生产仅是聊城农业发展必须保证的一个方面,多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农业产业调整振兴的大方略,要在这片黄河冲积平原上实现农业产业的振兴、农村经济的振兴。

2012年是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关键的一年。今年聊城农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实施“四百工程”建设,即“100个重点农业项目、100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百村扶贫攻坚计划”。

... ...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