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记者:李冉 尹玉涛

十五桩新鲜事,衬出“和谐陵县”

导 语
9月16日,大众网记者首期“走基层问民生”活动启动,10名青年编辑记者来到德州市陵县五李社区和芦坊社区展开体验和采访,9月21日活动结束。在6天的时间里,记者编辑们先后走访了五李社区的五个村:南李、西李、前李、后寺、王芽,芦坊社区的3个村:芦家坊、孙大汉、...

种大棚从拒绝到自觉,种花生种的是“轻松”

第一次用钉耙翻地,出了一脑门子的汗

  种一亩大棚再另外送你一亩地,棚占地十年不收税。”为了提高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优惠政策接二连三出台,可是当时村民们对此并不“感冒”。于此同时,政府下达的大棚种植指标却逐年在增加。
  在如今的陵县五李社区,随便走到一个村庄地头,看到的并不是一片片金黄待收的玉米,而是一个个间间长达百米的白色大棚。在这个被外界称为“西葫之乡”的地方如今流传着一句话叫:“一亩园顶十亩田,一个大棚能用十年。”而从普普通通的庄稼地扩展到如今的大棚种植规模,五李社区也着实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
  “我们这里20多年前就被确定为蔬菜基地了。”五李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天忠对记者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德州的陵县地区就被划归到“京津南地区菜篮子工程”。随之从1990年开始,陵县政府开始在各个村庄逐步推广大棚蔬菜种植,并逐年下达种植指标,分配到各个村庄执行。
  “当时根本没人愿意种,村民连大棚都没见过,就更别说让他不种庄稼改种大棚了!”李天忠说,要让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百姓改种大棚,建棚资金够不够、技术上过不过关先不说,老百姓思想上转过弯来就着实困难。... ...

鸭粪竟然有人抢着要,山羊冬天吃上大棚草

  “咱们这的西葫不是无公害蔬菜吗,用的肥料都是些有机肥,所以像村里这些养殖户家里产生的这些鸡粪、鸭粪在咱这也都是些宝贝,种大棚的都抢着要。”随行的村主任李建兴告诉记者。
  猪肉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猪肉价格的变动也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而在陵县的五李社区前李村的养猪场里,生猪都吃着从超市购买的精猪粮。
  在前李村村民李功胜的养猪场里,记者看到每一个猪舍里都喂养着三头生猪。生猪身上的毛色非常的鲜亮光滑,每只猪都膘肥体圆。看到有人进来,猪圈的猪都呼哧呼哧的拱了上来,在食槽中查看着是不是有人给他们放上了新鲜的食物。
  可是当记者拿到猪食的时候,却有点发懵。手里的猪食根本不是看大人喂猪时候用的烂菜汤、烂菜叶,而是一种非常像“猫粮”的一种长条形的猪粮。
  李功胜向记者介绍到,“这个猪粮是我从外边专门购买的,一块五一斤呢。这些猪的饲料都是粮食加工的,没激素,人都可以吃,味道有点甜,用咱们这种精饲料喂出来的猪,不光毛色鲜亮,猪也长的大,肉质也好,基本上2个月就可以出栏了。”... ...

村民申请专利助建高铁 一个村GDP达到4.6个亿

  农民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在芦家坊兴起,虽然技术含量低、规模有限,但着实成为村民发家的“宝库”。直到今天,这些企业创造了2010年全村GDP4.6个亿的突破。
  除了制砖厂、水泥制品厂、养殖场,芦家坊村居然还藏着山东最大的海绵制造厂——吉门海绵厂。几年以前,这个厂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村小作坊,配料等工作全部依靠人工,每天的产量也很低。经过几年的发展,吉门海绵厂目前已经引进全套的制作流水线,实现制作工艺的机械化,厂区占地40多亩,销售遍布山东和河北地区,并成为山东最大的海绵制造企业。
  “陵西大洼有三宝,老草蒿子大碱厂”这个位于德州市陵县西部的芦家坊村,在30年前还一直是当地响当当的贫困村。成片的盐碱地,每逢冬天就像覆盖了一层白雪。“那时候流行一句话,叫‘风调雨顺大减年’”,不管气候如何,减产成了芦家坊年复一年的恶性循环。如果问村里40多岁的人年幼时最累的活是什么,答案不是收割,不是翻地,而是铲盐碱。... ...

村小学涌入大学生,“老人节”连办十一年

  近几年,芦坊社区通过奖励机制鼓励青少年积极求学,每考上一个大学生奖励该家庭500元现金。同时,芦坊社区还为每一位共青团员建立“青年管理档案”,追踪其在社会上收到的各种奖励与处分。
  区200多名孩子们上学的地方——福和希望小学,是一所位于西里村内的普通农村小学。而在去年,这里一下子就来了5位大学生女老师!
  记者在办公室见到了正在备课的孟晶老师。孟晶老师今年24岁,去年刚从德州学院毕业。孟老师在西李小学教六年级的数学、科学和整个学校的美术。“因为学校老师少,我们每个老师都代一门主科和一门副科,另外我在学校是学美术的,整个学校的美术就是我来教了。”
  孟老师是德州人,每周末都要赶回德州,平时工作日就住在陵县的亲戚家,每天骑车20分钟上下班。孟老师告诉记者,在这里上班很开心,同事们关系都处的非常好,而且这里的孩子都很朴实,很天真,他们对老师都很好。至于这里相对艰苦的条件,孟老师说,从事教育行业,完成本职工作是最重要的,“在哪都一样,没想过要换到别的地方去。”... ...

建设最好的居住区 百姓气通顺了社会就和谐了

  在卢怀峰的提议下,从2009年起,现在村子里6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领取30元的超市购物票,养老保险每人村集体出30元。芦坊村65周岁以上的老人共64位,每年村里老人生活补助的开销是20000多元。
  经济水平和村民素质都提高后,芦家坊村民居住环境的改善被提上日程。2003年趁着新区规划实施的机遇,芦家坊在村西边的盐碱大洼地里建起了六排单元楼、40座别墅楼,规定家中有16岁以上未婚男孩的村民可优先取得购房资格,楼房根据成本价向村民销售。芦家坊的居民楼里看到,地暖、天然气、车库等设施完全,小区内卫生室、超市配置齐全。房屋面积和户型也根据村中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目前,村中60%的村民住上了楼房。
  在卢怀峰的提议下,从2009年起,现在村子里6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领取30元的超市购物票,养老保险每人村集体出30元。芦坊村65周岁以上的老人共64位,每年村里老人生活补助的开销是20000多元。“目前计划的是,明年开始,老人生活补贴会从30元涨到60元!”
  “火爆的大年初一团拜会”也是芦坊的重要节目。自2001年始,党支部号召村民告别挨家挨户磕头拜年的做法,到村委会小广场团拜。... ...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