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大棚从拒绝到自觉,种花生种的是“轻松”

2011年10月09日 13:42作者:李冉 尹玉涛 王静等来源:大众网

  种一亩大棚再另外送你一亩地,棚占地十年不收税。”为了提高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优惠政策接二连三出台,可是当时村民们对此并不“感冒”。于此同时,政府下达的大棚种植指标却逐年在增加。
  在如今的陵县五李社区,随便走到一个村庄地头,看到的并不是一片片金黄待收的玉米,而是一个个间间长达百米的白色大棚。在这个被外界称为“西葫之乡”的地方如今流传着一句话叫:“一亩园顶十亩田,一个大棚能用十年。”而从普普通通的庄稼地扩展到如今的大棚种植规模,五李社区也着实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
  “我们这里20多年前就被确定为蔬菜基地了。”五李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天忠对记者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德州的陵县地区就被划归到“京津南地区菜篮子工程”。随之从1990年开始,陵县政府开始在各个村庄逐步推广大棚蔬菜种植,并逐年下达种植指标,分配到各个村庄执行。
  “当时根本没人愿意种,村民连大棚都没见过,就更别说让他不种庄稼改种大棚了!”李天忠说,要让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百姓改种大棚,建棚资金够不够、技术上过不过关先不说,老百姓思想上转过弯来就着实困难。

    大众网记者 李冉尹玉涛 王静 马鑫 尹海洋 厉麦 刘宇 李润杰 刘永健 赵乾

    新鲜事一:大棚原来优惠也不盖,现在自己花钱抢着盖

 

     在如今的陵县五李社区,随便走到一个村庄地头,看到的并不是一片片金黄待收的玉米,而是一个个间间长达百米的白色大棚。在这个被外界称为“西葫之乡”的地方如今流传着一句话叫:“一亩园顶十亩田,一个大棚能用十年。”而从普普通通的庄稼地扩展到如今的大棚种植规模,五李社区也着实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

     “我们这里20多年前就被确定为蔬菜基地了。”五李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天忠对记者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德州的陵县地区就被划归到“京津南地区菜篮子工程”。随之从1990年开始,陵县政府开始在各个村庄逐步推广大棚蔬菜种植,并逐年下达种植指标,分配到各个村庄执行。

    “当时根本没人愿意种,村民连大棚都没见过,就更别说让他不种庄稼改种大棚了!”李天忠说,要让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百姓改种大棚,建棚资金够不够、技术上过不过关先不说,老百姓思想上转过弯来就着实困难。

    首先,种大棚要开挖耕地打地基,而在许多老人看来,这就是在破坏耕地,是砸了他们吃饭的碗,村里许多年纪大辈分高的人首先站出来反对。其次,为了保证棚内蔬菜的采光,蔬菜大棚必须建成东西朝向,可是普通的庄稼地都是南北朝向,也就是说要盖一间大棚就要横跨好几家人的耕地,如何征得这些村民的同意,允许占地盖大棚又成了另一个大难题。

    “种一亩大棚再另外送你一亩地,棚占地十年不收税。”为了提高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优惠政策接二连三出台,可是当时村民们对此并不“感冒”。于此同时,政府下达的大棚种植指标却逐年在增加。一时间为了完成任务,各村的领导班子可谓是抓破头皮。

    92年和93年的时候最难了,当时实在没辙了,10米长的也算一个棚,随便一搭一盖的算一个棚,没办法,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啊,要是按现在来说,当时10个大棚还没有现在的一个大!”五李社区西李村的老支书李西栋告诉记者,村民不愿干,只好领导班子带头干,筹资金,学技术,跑销路。在五李社区的各个村,村领导班子几乎都是当时第一批的大棚种植户。

    “当时就是种西红柿、黄瓜,白天摘了,晚上11点就要骑着自行车到德州市区去赶早市。”西李村主任李建兴告诉记者。而就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首先改种大棚的人也成了村里最早富起来的人。

    94年的时候,我们这的大棚就一下就起来了,当年我们村就从93年的21个棚一下子涨到了135!。”看到大棚蔬菜见了效益,村民的积极性也被逐渐调动了起来,村民们开始自发的组织起来,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协商建棚用地问题,利用优惠政策贷款建起了大棚。一时间,各村的大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盖了起来。

     李建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收成好时,一亩地一年最多能挣1300元,可如今以一个百米大棚为例,一个棚占地三亩多,年收入接近4万块,算下来是以前种地收入的10倍多!“这样还有谁还愿意在种地啊,现在但凡有点地肯定都用来种大棚。”

     规模上扩大了,质量也慢慢起来了。在如今的五李社区,一间间的大棚几乎都采用了同样建造标准:100米长、23米宽,有条件的还配备了浇灌管网和自动卷帘机。记者了解到,每个冬季温室大棚的价格基本都在6万元左右,甚至有的大棚价格达到了8万块。不少村民对记者说,现在盖的这些大棚用十年应该没问题,虽然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但是一般一两年就能收回成本来。

   “这大棚就是我们一家的收入来源,所以只要有钱肯定想方设法的扩大规模,盖得多挣得也多,挣得越多就想盖更多,这玩意上瘾!”村民李建峰笑着对记者说。

 

    新鲜事二:法国种子有机肥料,大棚西葫走上世博会餐桌

 

    去年,陵县西葫被指定为上海世博会专供蔬菜产品,走上了国际的舞台。也是在去年,陵县西葫也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陵县西葫为什么能够走上世博会的餐桌,陵县西葫又有哪些绿色食品的特点?在陵县西葫的主要产地之一的西李村大队主任李建兴的家中,记者了解到了陵县西葫的“绿色之道”。

    “陵县西葫的种子是选用来自法国的品种!”李建兴兴致勃勃的告诉记者,该品种抗病虫害能力强,并且对种子进行了无菌化的处理,从而进一步地保证西葫在生长初期的安全健康。

    而根据绿色食品安全标准对土壤环境的要求,种植西葫的土壤会在夏天阳光充足、当大棚内温度达到6070度的时候对进行翻地作业,这样可以有效去除土壤中的有害病菌和害虫。

    “最重要的是,在种植西葫的过程中,村民也会使用自家牲畜的粪便形成的有机肥料!”李建兴告诉记者,这样可以避免含有各种无益化学成分的肥料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为了保证陵县西葫的质量,村民也会在西葫成长的初期随时拔掉那些生长不良的西葫,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一个西葫都受到市场欢迎。而从今年开始,很多种植户的西葫也会对每个西葫进行逐个套袋,从而保证西葫在成长过程中不被土壤中的虫子所叮咬。

    “我们经常进行培训,而种出高品质的西葫是培训的主要目的!”李建兴表示,从县里到村里的领导都极其重视对村民种植陵县西葫科技种植、科学肥料管理的培训工作,不定期对种植户进行培训,从而保证陵县西葫的高品质。

    在钻进西葫大棚后,记者也亲身体会了一把“世博西葫”的精细培养过程。在“世博西葫”生产基地——南李村村民邹忠臣的大棚里,第一个感觉是感到棚内温度比外面高出好多,而且湿度很大。刚一进来,眼镜上就会蒙上了一层雾。这是一个占地一亩半的大棚,棚内种着一亩西葫芦、半亩茴香苗。

    邹忠臣的妻子刘恩梅正在仔细照顾西葫芦,她穿着一件黄色的带大兜的围裙,兜里装满了绿色的花骨朵和一些手指大小的西葫芦。她的手里还拿着一个瓶子和一根筷子,来到一株西葫芦前面,她拨开叶子,熟练地揪下两个绿色的花骨朵,放在围裙兜里,并且用筷子蘸着瓶中的黑色粉末,对着黄色的小花抹了一下。

    刘恩梅告诉记者说,这叫“抹花”,就是拿着一瓶生长激素,对着黄色的花抹一下。黄色的花是雌花,抹上之后,既是授粉,也是刺激它加快生长、结果。至于摘掉绿色的花骨朵,是因为绿的都是雄花,不会结果,都是人工授粉也用不着它,把它揪掉就把养分全都留给雌花了。摘掉小西葫芦,是因为这些小的西葫芦是头里变黄长不大的,而且留着只能妨碍大西葫芦的生长。所以西葫芦棵子是集中培育一个,长大一个摘下来再培育下一个,一般一棵苗能结十几个成熟的西葫芦。

     邹忠臣告诉记者,在村里一个种西葫芦的百米大棚一年的收入在三万左右,很多农户家里都是两个大棚,这样一年的收入就是六万,“这么大的面积要是拿来种地,一年也就七千来块钱。”

 

    新鲜事三:小荷塘掘出满桶金,种花生种的是“轻松”

 

    当记者跟随芦坊社区村支部副主任刘在礼来到他所承包的荷塘,眼前的美丽景色不禁让记者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小荷塘里竟然掘出了满桶金。

    “这边荷塘当年可是挖出来的!”刘在礼说,这片荷塘是他在1997年响应国家号召农户上项目发家致富的时候承包的。因为这里当时属于涝洼地,不能种植农作物,所以他花了两万元请人挖了一片占地九亩的池塘,用来在水中种植荷花。

     “这荷塘不但好看,更有他的实用价值。”刘在礼告诉记者说,荷花的荷叶、根茎、莲籽、莲藕等都可以入药,莲籽可以吃也可以泡茶去火,荷叶可以用来煮莲子粥,而莲藕更是大家餐桌上常见的食物,荷花可谓是全身都是宝贝。现在是9月份,正是荷塘中莲藕成熟的季节,也是莲藕在水中吸收养分的时候,所以再过几个月,就可以吃上新鲜的莲藕了。

    像这样的一片风光秀丽的荷塘,难道会带来很多经济效益吗?刘在礼算了一笔账:单就莲藕来说,每亩的荷塘大约可以收获5000斤,平均每年雇人工来荷塘摘莲藕每斤需要0.15元,收购商给出的收莲藕价格是每斤1.15元,这样算,每斤莲藕的利润是1元整,9亩的荷塘一年光莲藕就可以净赚4.5万元。再加上这片荷塘从来不施任何的化肥等物质,保证绿色天然的同时也省去了一大笔开支,这还不算莲籽、荷叶等的收入,而荷塘中也生长着很多草鱼,也可以每年捞出来出售。

    这样算下来,每年的这片荷塘的经济收入相当可观。可以说,这小小的一片绿色荷塘,在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可以掘出一大桶金。

    实际上,现在陵县的农民不光从地里、塘里种植农作物挣钱,他们也从地里种植轻松和情趣。在前李村村口老李家门前,记者注意到,几名妇女一边谈笑着逗孩子玩,一边从花生秸上撸下新鲜的果实。

   “俺们摘花生不为别的,就是有个事儿做着,有个零嘴吃着!”她们说。这时,玉米地里迎来了第一批收获的主人,棉花也已经被悉数剥出,晾晒在道路两旁。然而,从这些村民的脸上看不见丝毫忙碌。一位村妇手把刚摘下的花生放在记者手中,却又立刻收回去亲自剥开,将淡粉色的果仁重新塞给记者。还不住口地说:“吃吧吃吧,可鲜着呢!”于是,记者只好放一颗在嘴里,品尝着第一道“秋实”的清甜美味和清脆多汁。

     “现在不愁吃不愁穿,粮食该种了种该打了打,大棚一年到头都有收成,这点儿花生就当零嘴儿吃吃,也不指着它干什么。”果然,聊了半盏茶的功夫,她们小竹篮中未剥的花生,和脚边的果壳就已经推成两座小山了。

 

    (和谐声音:种大棚挣钱,种花生当零嘴,陵县村民种大棚收入基本平衡,没有很富裕的,但也没有贫困的,村风朴实相处和谐,很少有偷盗现象发生。南李村村里修高铁,住了8个建筑队,但建筑材料从未丢失过。)

责任编辑:王云峰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