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须作于细躬于行

2016-08-04 10:54:00来源:大众网作者:盘和林
    盘和林
    在广西崇左市脱贫摘帽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刘有明提到了这个“梦”:“我有一个‘养牛梦’。10年前任扶绥县委书记时,我就力推养肉牛。”该市依托全国“糖都”充沛的甘蔗支柱产业资源,启用“政府+龙头公司+科技+贫困户”的精准扶贫的产业模式,创新探索出一条政府、公司、农户三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和推动生态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使扶贫产业真正实现“扶得上、扶得准、扶得稳、扶得久”。(左江日报,8月3日)
  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确保全面小康,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更是各级政府的光荣使命。然而扶贫越到攻坚期,要啃的越是“硬骨头”。以崇左为例,“十三五”期间有34万人需要脱贫,占全市人口的14%,可谓是任务艰巨。如何实现全面脱贫?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着精准的论述:“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无疑广西崇左市的“扶贫牛”模式,就是一套精准扶贫组合拳。
  扶贫是一个体力活,更是一项技术活。只有路径对头,扶贫工作才能事半功倍。难能可贵的是,在扶贫路径的选择上,崇左市并未盲目的跟风,眼里只盯着“互联网+”等热词,而是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对崇左来说,“糖都”是最大的“比较优势”。深入挖掘“糖都”的附加价值,扶贫工作会事半功倍。正是看准这一点,崇左市积极探索利用甘蔗尾叶发展养殖业的扶贫路径。
  崇左市的“扶贫牛”模式,实现了甘蔗尾叶的“废物再利用”,降低了养牛业的饲料成本,实现了绿色饲养;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饲养,规模化销售;与广西大学合作,实现产研结合、产学对接。这种“政府+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无疑切中肯綮,让人满怀期待。
  开对“药方”,更要迈正步点。在确定扶贫路径后,更需扎实推进扶贫工作。而这也是“扶贫牛”模式,得以迅速铺开的原因。比如,崇左市与广西大学开展合作,在种牛繁育、育肥、疫病防控等方面,为群众提供技术支撑;与家乐福、沃尔玛合作,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积极搭建各类融资平台,支持养牛产业发展,解决困难群众无钱投资的燃眉之急。
  扶贫攻坚必作于细。事实上,无论是模式的选择,还是精准扶贫的扎实推进,都源于细致扎实的工作。长期以来,甘蔗尾叶都被视之为废物,付之一炬。相关部门工作对甘蔗尾叶养牛的科学性、可行性,产能、产业模式,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才令甘蔗尾叶变废为宝。同样,在“政府+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建构上,崇左市也做到细致入微。比如,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协议,企业每年固定分配给每个贫困户5000元的收益;鼓励企业定向收购贫困户的甘蔗尾叶,确实保障贫困户“多收三五斗”。正是工作的细,让崇左市扶贫才能做到精准实。
  扶贫攻坚须作于细躬于行。富裕中的贫困,是我们这个世界中最大的挑战。要战胜这个挑战,我们不仅要拿出思路,更要靠真抓实干说话。如今,崇左“养牛致富”的精准扶贫画卷已经打开,广大干部群众更需俯下身子,投入到这场精准扶贫实践中去。通过自己的细于作、躬于行,让崇左的“扶贫牛”从梦想照进现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