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论可休矣

2017-01-20 14:42:00来源:大众网作者:辛董超

作者:辛董超   

  古语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容否认,生活在不同的色会群体中,担任不同的社会角色,人之间因为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现实诉求,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工作作风也难免不同,而且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不分轻重缓急,事事求全责备,处处吹毛求疵,难免影响团结氛围,降低团队效能,最终影响工作推进,得不偿失。

  于是乎,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单位,为了推进工作,片面强调 “人性自私论”,对下属“贪点便宜”、“沾点好处”充耳不闻、熟视无睹甚至听之任之,遇到问题,就以“水至清则无鱼”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殊不知,宽容不等于违法乱纪,随性不等于肆意妄为,只有廉洁清正的政治生态下,才可能有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才可能有激情担当、砥砺奋进的干事创业氛围。

  一个单位、一个领域、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只有好与坏的分别,绝无模棱两可的“中间地带”。“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有一起违法乱纪的情况出现,足以说明该领域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决策程序还存在寻租的空间,而且,从现实经验看,一个落马的官员往往会连带出其他的官员,甚至引发“塌方式”腐败案件的出现。试想,工作在决策程序有漏洞、干部管理“挂空挡”、监督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中,个人的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很难通过正常的努力工作来获取,同事之间的关系往往也只能维系表面上的和谐,继而“丛林法则”代替了同志情谊。

  由此可见,“水至清方能有鱼”绝非虚言,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事之间相互咬耳朵、扯袖子成为常态,让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上的辣味十足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常态,对违规违纪坚决依法处理、严惩不贷,对其他单位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提高警惕,看看自己单位、自己身上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以“见善如不及 见不善如探汤”的意识,即知即改,以防“微恙成大疾”。只有这样,才能打通单位内部人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良性循环,继而让清廉之风蔚然成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