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岂止“归公”即可

2017-03-30 11:09:00来源:大众网作者:刘强

作者:刘强

  各地陆续公布公车改革方案,部分地市除保留常规的通信车辆和执纪执法车辆后,其余公车集中对外出售。消息是好消息,但操作起来却有点变了味。

  公车放下了就万事大吉了么?

  殊不知“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句话放在车改问题上同样有效。私车公养的有之、公途私用的有之、周末占用的有之,披上“隐形衣”的变异版“车轮上的腐败”层出不穷。以私车公养为例,手法多样、形态各异。有的突破法规外延,借私车公用加公油合规之便,趁机多加油少跑路,中饱私囊、借机敛财;有的巧立名目,借私车公用报销之机,将私人日常消费改头换面,一并“消化”;有的借公车维修保养之机,将私车私用时产生的维修、保养、保险等费用移作公用,等等。

  新政策催生的“四风”新形式给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些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会进一步助长一些党员干部公权私用、公私不分的特权思想。这种特权思想,还极易催生其他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时间久了,“四风”越吹越烈,长期积累下去,终将败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这就要求不仅要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进一步健全各种制度机制,还要综合运用财政、审计、纪检等手段加强监管、审批,更要强化责任落实,对查实的问题坚决从严惩处、通报曝光、形成震慑。

  公车停下就不用下乡调研了么?

  公车改革之前,下乡调研轰轰烈烈。领导走访车接车送、前呼后拥、大吃大喝、走马观花。调研变了味,群众冷了心。“坐在车里看”“围着盘子转”“回程特产带”,真正深入一线遍察民情成了奢望。通常是领导心得意满,百姓怨声载道。

  公车改革之后,了解民情冷冷清清。有些党员干部愣是把车补当成了福利,把下乡当负担,“能省就省”“只进不出”。车补不是涨工资、增福利,而是降成本,适当补贴公务出行的改革举措。惦记“既拿车补又坐公车”的好事,以没有公车为借口,该跑的路不跑,该办的事不办,实质是私心作怪。借口没有公车不去下乡,消极怠政,根本上还是理想信念缺失、宗旨意识淡漠。对那种因私废公造成严重后果的的党员干部,要依据党规党纪从严查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