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关键少数”不留“禁区”

2017-06-05 10:20:00来源:大众网作者:李志强

  作者:李志强

  2017年5月被外界称为史上“最强打虎月”,共有14只省部级“大老虎”被判刑,力度之大,彰显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也是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全面从严治党一直在路上,反腐败一直在路上,“惩前”要“严”,公正执纪,不留情面;“毖后”要“紧”,常抓不懈,让反腐败的警钟长鸣。

  从查处的这些贪腐案件来看,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紧盯“关键少数”,丝毫不留“禁区”。众所周知,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执政兴国的骨干力量,是“关键少数”,也是监督执纪的重点。我们必须要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党员,违反了纪律都要一视同仁,从严执纪,做到严下与严上相统一,让铁纪生威,真正维护纪律的权威性、严肃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因此,我们要牢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做到慎初。用来约束权力的“笼子”一直写在纸面上,或许是笼子本身的结构和功能还存在欠缺,或许看守“笼子”的人没有恪尽职守甚至监守自盗,致使权力可以肆意越线,被滥用,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为此,要尽快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完善、查漏补缺,对已暴露的漏洞进行封堵,让“关键少数”不能腐、不想腐。

  对党员干部而言,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行使权力必须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权力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培养基,掌握它的人如果不能谨慎坚定、慎独慎初,内心就容易滋生欲望,在诱惑面前难以自持,直至走向贪腐的不归路。约束权力的目的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发挥其最公正的作用。唯有持续性地用制度的笼子关住、关好权力,并以高压态势进行反腐倡廉,才能做到遇腐必反,有贪必肃,让“关键少数”时刻保持警惕,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