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还须“走心”

2017-06-07 11:15:00来源:大众网作者:杨爱华

  作者:杨爱华

  “我不担心他们脱贫,我担心他们返贫”。这是笔者近日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句话,引人深思。“不担心他们脱贫”是肯定精准扶贫取得的成绩。纵观扶贫攻坚,自十八大以来,5564万人已经摆脱贫困。未来3年,还将有4335万人脱贫。成绩举世瞩目,中国向世界贡献的不仅有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方案和正风反腐的中国经验,更有扶贫攻坚的中国实践。

  “担心他们返贫”,提醒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正视和避免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客观问题。诸如为应对脱贫工作省际交叉考核中帮扶干部给贫困户“装儿子”的现象、“精准扶贫就是精准填表”的吐槽、令人大跌眼镜的建议“严重残疾者到企业打工”的扶贫措施,恰恰反映出扶贫工作中存在着虚浮造假、形式主义、作风不严不实、工作严重脱离实际等问题。类似事情,看似丢掉的是颜面,实际上丢掉的却是为民服务的真心。还有各种“数字扶贫、关系扶贫、人情扶贫”等为政绩玩花架子的现象,伤害的是民心,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这些花样繁多的问题无不呼唤“精准扶贫”工作还需“走心”。

  “走心”就是精准实干。“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的要求。因此,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用心、用真心去摸清每一个贫困户的真实情况,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制定行之有效、更精准的措施,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

  “走心”更需 “重拳”出击。扶贫攻坚既是中国实践,就不是单纯的经济任务,而是政治大局,不仅是对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党政负责人是否忠诚履职的检验,也是对扶贫干部工作作风的一场测试。因此,精准扶贫确需精准监督,纪委在做好自己扶贫工作的同时,还要及时介入,对于出现的弄虚作假、损公肥私、推诿扯皮、优亲厚友等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对于造成严重后果者进行追责和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