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公车改革后的“慵懒散”

2017-07-04 14:41:00来源:大众网作者:李志强

作者:李志强

  6月底的一天,笔者和同事按照规定要求,将单位的公车送到指定地点进行标识喷绘,很快,前车门两侧中间就喷绘上警蓝色标识“公务”两个大字,下方的“监督电话:0539-6222009”同样醒目。这个标识赋予了公车更高的严肃性,同时把公车晒在阳光下,随时随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回单位的路上,我们开着公车顿时感觉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

  显然,公车标识化,一方面是增强人民群众对公车的辨识度,另一方面也是加强对公车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减少“车轮上的浪费”,杜绝“车轮上的腐败”。有目共睹的是,自从我国2014年启动公车改革以来,各地都出台了更加严厉的公车使用制度。今年5月份,我省印发的《山东省公务用车标识化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公车标识喷涂工作,对于新购公车,应在办理车辆牌照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标识喷涂。

  不过,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因公车改革造成的“并发症”,例如,“公车少了,下乡少了,离群众远了”“公车少了,离家远了,迟到早退多了”,诸如此类现象实属不应该,需要严肃整治。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下基层进行调研、考察是一项基本工作内容,是干部联系群众的最重要渠道和抓手。走进田间地头,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不能把公车改革作为远离群众的挡箭牌。公车改革是建立在公共交通条件日益发达的基础之上,从本质上说,干部下乡的路是畅通的,公共交通是便捷的,只是主观上的怕麻烦造成的“不方便”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下乡。在没有公车和公共交通匮乏的年代,老一辈的党员干部骑着自行车或者靠两条腿走路依然做到“经常下乡,看望老乡”。

  眼下,车补政策已经全面贯彻落实,少数人把车补当做工资的一部分,抱着“只进不出”的态度,认为干的越多,花的越多,得到的越少。对抱有这种心态的少数干部,应该加大惩治力度,给予相应的问责追责。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说过,“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因此,公车改革是一块试金石, 公车喷涂标识方便监督“公车私用”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和严防“无公车不下乡”的慵懒散行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