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之殇何时休?

2017-07-14 14:43:00来源:大众网作者:杨爱华

  作者:杨爱华

  日前,连续有两家共享单车企业相继退出市场。不仅是“共享单车”,南昌的3万把“共享雨伞”也在半个月内全城“难觅一伞”。这种种现象不仅令笔者慨叹:“共享”之殇何时休?

  引发“共享”之殇的原因除了企业本身的运营经验缺乏、资金瓶颈等内生动力不足之外,还有诸如偷盗、破坏、扔弃等现象反映出的国民素质亟需提高,而政府监管职能部门等外部环境的改善也迫在眉睫。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是“小黄车”,而且后续投放的“小蓝车”、“小绿车”、“小紫车”等不论哪种颜色的车都必将会步其后尘。试想,如果外部环境、国民素质、企业家智慧不改善、不提高,岂是单车换换“颜色”就能解决的事?唯有政府创造环境、法律部门保好驾护好航、呼唤国民提升自身素质、企业家理性对待和提高经营智慧方是正解。

  解决“共享”之殇需要法律相关职能部门保好驾护好航。据某共享单车创始人介绍,他们的单车被盗后报案无果。企业再小、投资再少也是当地政府的一个组成细胞。俗话说:细节处见精神。保护好始创企业的权益更能体现一个地方的执政风格。而“报案无果”则是当地公安部门不作为的具体体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出现如此“不作为”现象,当地纪委应及时介入启动问责程序,还企业一个说法,对偷盗者严厉打击、让偷盗者无处遁形。

  解决“共享”之殇亟需政府创造环境。当前,共享单车的风靡,给一部分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部分人带来困扰。据相关资料表明:共享单车更受年轻男性欢迎。中国共享单车用户中男性占比54.2%,女性占比45.8%。用户年龄分布中,25岁—35岁人群使用最多,其次是25岁以下人群。使用频率中,每周使用3次—4次的用户最多。诸如,年轻人骑着共享单车在机动车道竞相追逐,容易出现意外。还有城市容量、交通问题、是否会出现拥堵也纳入城市主政者的思虑之中。笔者认为,要解决这类问题,首要考虑城建规划,讨论建立共享单车“专用车道”来遏制此类问题的发生。另外,也应重拳出击治理乱停、乱放、乱弃等问题,用户信息泄露问题也应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也应在重拳治理之列。同时,为规范共享单车的运营,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为共享单车制定“游戏规则”,以促进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有序、健康发展,更好服务于市民。

  解决“共享”之殇呼唤国民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更需企业理性对待和企业家提高智慧。共享单车暴露的种种问题考量着每一个公民的素质,有人破坏也有人倡导,由此可见,公民素质素养亟需提高。而完美的共享同样需要企业家的理性和智慧。企业在推出以共享为名的产品时,不能仅仅着眼于消费者的现实需求,还要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反向思考:是否会因管理方式不健全导致出现类似“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共享雨伞到处悬挂”的不符合公共利益的乱象?类似问题考虑不全容易使共享经济落入盲目泛滥的深渊。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和高科技以及“黑名单”等方式来进行风险把控,像共享雨伞品牌创始人赵书平讲的“藏伞于民”,给共享雨伞设置程序,到一定的阶段市民不续费就不能使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可以借鉴“滴滴”模式不用下载APP,只需在支付宝或者微信的同时即可享受共享单车服务就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