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软腐败”要有“硬动作”

2017-08-31 19:49:00来源:大众网作者:王之彬

作者:王之彬

  近期,笔者所在地区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这不仅是对城市建设的考验,更是对干部队伍作风的检验。

  面对“创城”中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平时花拳绣腿的“假把式”再也遮不住庸政懒政的丑态,不担当、不作为的作风顽疾被清晰放大,也让笔者对不担当、不作为的“软腐败”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不担当、不作为表现多种多样,在基层具体繁杂事务中,更是五花八门。例如,群众要开具计生关系证明,街道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简单粗暴、解释不清,致使群众四次往返于山东湖南,行程一万多公里,历时八个月仍未办理完成,群众心里能没有怨气?上级安排某项施工,要求时限3个月,职能部门拖拖拉拉、效率低下,前两个半月才开了个头,上级领导过问后,职能部门拧紧发条,用最后半月时间基本完成,加班加点搞突击,工程质量真能保证?面对一项紧急采购工作,职能部门左请示、右汇报,在符合直接采购的情况下,仍走政府采购程序,导致采购时间大大超期,这是严格按程序办事,还是把条文规定作为“挡箭牌”,生怕担了责任?某村支书伪造公章,将村集体土地违规发包,又将承包费不纳入村集体账目监管,坐收坐支,其有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眼里,有没有把党纪国法放在眼里?

  以上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问题,在基层不是个案,还一定程度存在。与贪污受贿的“硬腐败”相比,这类“软腐败”,危害却不容小觑。从眼前看,会让群众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引发群众不满,会让上级决策部署得不到及时贯彻,导致政令不通;从长远看,就会损害政府公信力,疏离干群关系,贻误地方、部门的发展机遇,滋生萎靡不振、消极不前等不良风气,最终动摇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所以,对“软腐败”现象,要高度重视,严厉惩治。

  “软腐败”滋生蔓延,固然有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等思想原因,更重要的,是党组织没有将作风建设主体责任扛稳抓牢,较真碰硬地向不担当、不作为的作风顽疾“开刀亮剑”。因此,党组织要在引导党员干部强化信念宗旨,积极担当作为的同时,还要有强有力“硬动作”,对“软腐败”下猛药、出重拳。

  “硬动作”要贯穿始终,有效根治不担当、不作为顽疾。首先,部署工作要下“硬”任务,要相信干部,多给干部压担子,激发干部潜力,避免“试题过于简单,好生差生成绩一样”的局面,为有担当、善作为的好干部提供平台,在急难险重工作中锻炼担当实干能力,否则,长久宽松安逸的环境,就像温水煮青蛙,只会让庸者安于平庸、能者趋于平庸。再者,要有赏罚分明的“硬”制度,“干好干孬都给说法”,若是干好干孬都一样,干与不干没差别,甚至出现埋头苦干的实干家流血流汗又流泪的悲剧,无疑会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同志寒了心,因此,党组织必须为担当者撑腰、让不为者让位,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还有,真管严惩要用“硬”举措,党组织要敢于真管真治,不怕揭丑亮短,切不可限于会上讲讲、浮皮蹭痒谈谈,把纪律规矩用成了“纸老虎”,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该批评的批评,该调整的调整,该处分的处分,一把尺子量到底,用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最后,要通过通报曝光展现“硬”态度,针对个别干部皮厚难缠,不怕处分怕曝光、不要里子爱面子的心理,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就是要让其真试着疼、真丢了人”,发挥警示震慑效应,并强化正面引导,选树先进模范和正面典型,形成学习先进、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把作风建设往深里抓、实里做,惩治不担当、不作为顽疾是“必答题”。各级党组织要先让自己腰杆“挺”起来、肩膀“硬”起来,坚持挺纪在前、真管严惩,纠正不担当、不作为等不正之风,营造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良好氛围和政治生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