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本领是成事之基

2017-11-07 11:20:00来源:大众网作者:柏建全

柏建全

  工作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上午刚开完会,下午便有干部电话咨询工作流程怎么走;昨天下发了文件,今天便接着要求对直白的不能再直白的文件作解读。思路“不转弯”,电话成了行动的“拐杖”,请示成了推进工作的“导航”。不断响起的热线铃声,看似对工作的着急热心,实则反映出基层个别干部“不落实、慢落实、假落实”的懒散作风。群众戏称为“拆庙堂种灯草--有芯无神”。

  按理说,上级部门召开会议、下发文件,既有长期性规划也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对当前或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都会作出周密细致的安排部署。逢事必问的根本原因在于,有的干部参会左耳进、右耳出,只记得出席领导和会议标题;看文件一目十行,领会精神囫囵吞枣。待进入“施工期”却不得不大事小事,步步请示,常规性工作靠催促,阶段性工作靠通知成了“常态”。要么无所事事等、观、望,要么像无头苍蝇四处撞;思想倦怠、思维休眠,习惯于当“提线木偶”,主动创新、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消弭于懒散作风的蔓延中。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工作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离不开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实干苦干的魄力。干工作不走心,把上级精神要求的制度性、长效性束之高阁,暴露出个别干部,干工作就是“搬砖垒墙”式的机械思维和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萎靡状态。“脑子一固定,就很危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怎样的观念,便有怎样的结局。缺少谋划改革的“全视角”、没有担当责任的“铁肩膀”、拿不出具体落实的“绣花针”,抑或是学不会“弹钢琴”的工作艺术,就不会走出“事事请示”的困境。须知,走向成功的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做“非常之人”,才能成就“非常之功”。

  古人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和谋略。陈云同志曾指出,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如果本末倒置,思考就会浅尝辄止,学习就会一知半解,决策就像盲人摸象。以研究学问的姿态干工作,就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抓手,选准问题的突破口;以寻求乐趣的态度干工作,就会事事乐此不疲,时时能捅破“天花板”;以坚守阵地的态度干工作,就会有不夺红旗誓不休的勇气。航天英雄景海鹏三度飞天,只因热爱;焦裕禄追沙追到沙落地,查水查到水归槽,舌尖辩出含碱量,只因“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而征服“三害”。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聚焦新目标新使命,要多一些“蓝图”布局的谋略,多一些“逢山劈路”的勇气,多一些“遇河搭桥”的技巧,主动担当,真抓实干,奋力谱写壮丽篇章。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