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调研须杜绝“双赢”心态

2018-09-30 16:45:00来源:大众网作者:李坤

李坤

  基层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基层情况,了解干部群众诉求,及时传达给上级决策部门,为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依据支撑,从而更好的推动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近年来,党中央多次就加强基层调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从严从实做好基层调研工作。 

  但到了具体落实的时候,一些基层调研在开展过程中却“变了味”“跑了题”,部分地方部门甚至出现“完任务”调研、“走套路”调研等不良现象。调研成为了搞形式、走过场的工具,不是为了发现矛盾问题、寻求解决之道,而是去基层“刷存在感”“打卡签到”。这种套路式的调研,既折腾了被调研单位,干扰正常工作开展,还牵连了基层企业和群众,让企业项目变成“观光景点”,让群众陪着当“临时演员”,严重背离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历来做好工作的传家宝,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必修课。经常开展基层调研,既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基层情况,发现问题;又能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体察社情民意;同时也是改进工作作风、主动履职尽责的有力举措,可谓一举多得。可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对调研的认知还停留在“座谈会听汇报”“项目点听介绍”的老路旧路上,满足于按照被调研单位的“套路”走。被调研单位也投其所好,安排几个“群众演员”发言,组织到“亮点项目”参观,在花团锦簇、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调研圆满完成,调研报告也是形势一片大好,至于存在问题,从被调研单位的汇报中挑几个不痛不痒的小毛病交差即可。 

  看似你好我好的“双赢”,折射出的却是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喜欢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搞形式、走过场,没有摆正心态放下身段,使基层调研成为形式大于内容、过程大于结果的“空架子”“走秀场”。这既是对本职工作的不负责,也是对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不负责。既劳民伤财,还误导决策,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给国家人民事业带来损失,可以说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亲身察看、亲身体验。当前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更应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动走出办公室,用脚步感知基层土地的温度,用双耳倾听一线群众的声音。拒绝“套路”,坚持“真实”,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次调研,只有这样才能求真务实,才能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搞懂弄清,把工作做实做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