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拿袒护当“爱护”

2018-10-22 10:06:00来源:大众网作者:柏建全

  “这位同志平时表现很优秀的,一时犯糊涂,就不要给予纪律处分了”“他是我们单位的业务骨干,处分重了会影响工作情绪的,能否降低个处分档次”。据一位纪检监察干部讲,在对违纪党员进行纪律处分时,有的违纪者所在单位领导前来说情被挡回去之后,表现出对纪检监察机关的抱怨与不满。他们以为能与组织“讨个价”才体现组织对其的关怀和领导的爱护,才能让违纪干部感恩组织、信任组织。

  党员、干部触碰纪律红线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是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治病于初起,对党员干部的高度负责、关心爱护。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错把袒护当爱护,对违反原则的人和事“放一码”,对出了问题的干部捂着盖着,纪检监察机关“找上门来”,搬出理由一大堆为其开脱。拿组织原则当“调和剂”,实则给违纪者喂食了一颗裹着糖衣的“苦果”。

  爱护不是袒护。没有监督的制度是纸上谈兵,缺乏惩罚的制止是自言自语,不击打的批评是隔靴搔痒。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提醒、不制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毛病则会演变成大问题。在身陷囹圄的违纪违法者中,有的在忏悔书中写道,如果组织上能早提醒、勤敲打,甚至猛击一掌,也许不至于走到这一步。尽管话语有一面之词,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干部日常监督中的不足。正如有人所说,袒护是害人的砒霜,监督是救人的良药。对干部的日常监督不姑息不迁就,纪律面前让“一人哭”,才能避免跌下悬崖时的“全家哭”。 

  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对待同志,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热情关心。这种关心不是等到自己的干部受到组织处理了,急忙到上级或组织部门探风声、打圆场,换取当事人对个人的感恩,而是思想上交锋、政治上关爱、生活上关心。当年,在我们党刚进京城时,被誉为“虎将军”的徐海东见到战友、部下就问“犯政治错误没有,经济上有没有贪污,同老婆离婚没有?”叮嘱其不要忘本,不要被糖衣炮弹打中。随后凡是想看望徐海东的同志,都得事先想好如何回答他的“三问”。这样的关爱让人入脑入心,铭记心中。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善于爱护干部的五个办法至今闪耀着熠熠光芒。“有委托而无检查,及至犯了严重的错误,方才加以注意,不是爱护干部的办法”“对于犯错误的干部,一般地应采取说服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这既是我们教育管理监督干部的行为指南,也是关心关爱干部的具体方法。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寻其起弊之源。”作为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党组织负责人对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理应担起管党治党的监督之责,悟透“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的涵义,提高监督管理干部的本领。10月1日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增加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规定,正是“把纪律挺在前面”的具体化,以避免让“好同志”走出我们的视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