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检查”何时不再让基层“头疼”

2018-10-22 14:56:00来源:大众网作者:吴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对一段时间以来基层反应强烈的上级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的问题进行规范治理。一时间,基层干部拍手称快。因为对基层工作者来说,迎接检查考核真的是头疼不已的一件事。

  笔者曾就职的岗位属于技术类新兴部门,这既成了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痛点。因为每逢上级领导打算来我们单位检查指导工作时,我们部门就会第一时间被想到。于是乎,从得知有上级领导要来的那一刻起,我们部门所有的工作都可以临时放一放了,因为大家要全身心投入到这个眼前最重要最紧急的任务——迎接检查。准备迎接检查的这些天,是我们最难熬的日子。既然上级通知下来了,我们着手准备却摸不准头绪,不准备吧,心里没底。很多工作没有必要做,但是不做又怕没有工作成效展示,所以,不管有用没用的工作,一股脑地都干了起来。打扫卫生、做台账、制作PPT、模拟汇报现场、部门负责人不停地提出修改意见……所有的同事加班加点,忙得团团转。有时候上级领导真的来检查了,听听PPT汇报材料,简单询问一下工作情况,翻翻摆在桌面的材料,寒暄一下就走了,前后加起来不超过20分钟,但这样也好歹没有辜负同事们多日来的汗水。最无奈的是,当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突然接到通知“领导临时有别的安排,不来了”,于是,同事们辛辛苦苦熬夜加班的所有努力付之东流。

  在基层,我们还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上级部署的工作还没开展几天,就开始问基层要工作成效;明明电子版的表格和文本就可以,还非得要求上交和备存纸质版,整理五花八门的台账;由于要经常迎接检查,有的扶贫干部进村入户走访反复登记信息、计算收入,招致贫困户反感……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

  我们从来不否定检查给工作带来的积极意义。任何一个行政体系,督查检查考核都是必须的。适当的检查考核是推动工作、督促落实的重要手段,是改进党的作风、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但是,频繁的“检查”以及应对检查中所暴露出来的“领导走过场、基层搞花样”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更是值得我们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笔者以为,要想真正给基层干部减负,首先要转变思想,强化责任意识,绝不能将检查考核作为规避责任的方式,将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基层。其次,上级对下级要加强常态化了解,多搞“静悄悄”“突袭式”的检查,既要深入到群众身边去,用群众的反馈来检验基层的工作成效,也要减少提前通知的检查,尽量多看基层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少看被“包装”过的状态。第三,检查基层必要的工作记录,不能一味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进一步减少没有意义的汇报材料和台账,更要注重考核数据的真实性。第四,在制定考核机制时要区分各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考核标准,最大限度地鼓励各地工作的积极性。对于迎检单位来说,要根据考核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把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重实效、重群众口碑上,不盲目跟风,不铺张浪费,不摆花架子。

  总之,中央下发了硬性指标和明确要求,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给基层减负,这也是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我们期盼各地把中央精神落到实处,切实给基层松绑减压,不再让“迎接检查”成为基层不可承受之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