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廉政时评

扶贫督导检查当有“三度”

2020

/ 06/1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手机查看

张娟玉

  “要严格考核开展普查,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对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真贫真脱贫提出了明确要求。“响鼓还需重锤敲,快马仍需加鞭扬”,脱贫攻坚越到“响铃交卷”关头,越需下足督导检查“绣花”功,在把准力度、聚焦深度、体现温度中确保脱贫攻坚“成色十足”。

  督导检查要把准“力度”。严格脱贫攻坚考核督导,严把贫困退出关,是检验脱贫成果、巩固脱贫成效的“关键一招”。但时下,个别地方在扶贫督导检查中搞“大水漫灌”,自查、互查、督查“轮翻上阵”,明察、暗访、督导“比肩接踵”,基层干部群众应接不暇。通过督导检查及时发现责任不落实、政策不到位、工作不精准等问题十分必要,但过度过频、层层铺开、缺乏重点的督导检查,不仅消耗了基层干部扶贫的时间和精力,更让贫困户疲于“迎来送往”。“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攻克贫困最后的“堡垒”,需把握好督导的“力度”,拿捏好“尺度”,不讲排场阵仗,不搞大呼隆、一刀切,要突出重点领域、瞄准关键环节,分级分类开展督导,才能找出脱贫的短板弱项,督出“药到病除”的良策。

  督导检查要体现“深度”。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改善是检验脱贫成效的“硬杠杠”,理应成为督导检查的重中之重。然而,有的地方督导时却重点跑偏,停留于查材料、看表格、对数据,甚至将材料厚不厚实、“完不完美”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背离了“成效验收”的初衷。“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打赢脱贫攻坚战,来不得半点虚头巴脑、敷衍应付,如此不深不实、“纸上论英雄”的督导检查,费时耗力不说,更容易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脱贫攻坚带入“留痕不留绩”“留迹不留心”的误区。脱贫攻坚是一笔“人心账”,督导检查要走出一门心思看材料的“误区”,多到贫困户家中掀掀锅盖、摸摸被褥、拧拧水龙头,在扶贫车间、产业项目园区“蹲住”调研,看脱贫后劲、查返贫风险,以既有“深度”又有“维度”的督导检查,督出“真成效”。

  督导检查要多些“温度”。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针对个别干部出现的撤摊子、急躁症、挂空挡现象,严格督导考核、严肃处理问责可以说是恰逢其时的一剂“猛药”,但问责不是“筐”不能啥都往里装。一些地方在扶贫督导检查中,出现问责泛化倾向,动辄不分青红皂白“一问了之”,没能及时接听电话要问责、扶贫手册被贫困户丢失要问责、贫困户因年龄太大对问题回答不准确也要被问责,如此“躺着中枪”式问责,不仅会削弱问责的权威性,更会挫伤扶贫干部的积极性。问责只是手段,负责才是目的,督导检查不防多些“温度”,既找问题、督成效,更看干部付出、群众评价,不吹毛求疵、不过分苛责,严格区分失职失责的主观不作为和客观原因出现的“小瑕疵”,让干部流血流汗不流泪,在用实用好督导检查这一“利器”中凝心聚力跑好脱贫攻坚“最后一棒”。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