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当微评

2017-05-23 11:38:00来源:人民网作者:
    背景:知名作家周国平,最近出了一本书《试卷中的周国平:对标准答案说不》。周国平的文章流传广泛,被作为语文阅读理解题,但作者本人做有关题目,在“标准答案”面前,却被判“错”。

  钱江晚报发表魏英杰的观点:“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对待同样的事物,每个人的理解或有不同。文本具有开放性,往往连作者都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一些奥秘。这其实不奇怪。语文阅读理解之所以要有标准答案,自然是为了方便打分,避免发生歧义。发展到极致,就是看得分点,以此判断对错。这一方面说明,标准答案确实是出于规范化考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表明,阅读理解已经偏离了“阅读”和“理解”的本义。按理说,学生看完一则材料,应当从自己的角度分析文本,只要言之成理,就该得分。依赖于标准答案的阅读理解,却人为限制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想象力。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破坏。归根结底,这又是应试教育体制导致的弊端。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反思,本该是生动活泼的语文教育,难道就没有任何改革的空间?死抱标准答案的阅读理解题,难道就不能在题目设计上开放一些,更加迎合这一题型的本义?身处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们,敢不敢走得更远一些,放手让学生发挥个人思考与判断?这些问题不解决,总难免还会出现一些奇葩的阅读理解题,让作者本人欲哭无泪。

  标准化的好处是设定统一的尺度,便于产出“差不多”的东西。问题在于,文无常势,文无第一。非要给文章框定一个标准,“不允许”出现个性化解读,本身就有违创作与再创作的本质。简言之,文学不适合“标准化作业”。或许在某些教育者眼中,语文与文学还是有一些差异的,语文注重教育,文学讲究发挥,教育不能随意发挥,发挥要在受教以后。可是,如果教育从小就将学生的思想禁锢了,甚至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扼杀了,学生们未来还有能力自由发挥吗?这也是应试教育备受争议的核心。钱学森曾经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太过死板以及纯粹指向考分的应试教育,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改变应试教育说得多做得少,是因为教育者(乃至社会)已习惯标准的套路,对是否具备个性化培养的能力存疑,更担心一旦没有标准答案会产生评判上的分歧。教育改革牵一发动全身,慎重不草率没有错,但不等于可以止步不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存在问题的应试教育不能一直拖着不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