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量阅读”为学生减压提质

2015-11-24 09:26:00来源:大众网作者:张培国
 作者:张培国

  一个学期总共就4个月左右的时间,可是在聊城城区一所叫阳光小学的公办小学,却要专门拿出一个月的时间,让全校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家长眼里的“闲书”。在有家长对这一模式提出质疑后,学校又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变专门拿出一个月时间为“海量阅读”,每周新增设了“海量阅读”课程,将“海量阅读”课程分散到整个学期来上,但总体时间与阅读字数总量不变。(1123日齐鲁晚报)

  俗话说,书有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名人都在强调着读书的重要意义。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更应借助课外阅读的开展和指导,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积淀学生人文底蕴,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笔者喜欢阅读,女儿也喜欢阅读,从小到大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书店,正是因为读的书多,她的知识量积累的多,写起作文来毫不费力,也培养了良好的个人品格。应该说,对于阅读,每所学校重视程度不一,但多数学校还常常沉浸在应试教育的怪圈里。如每天布置很多作业,下发很多试卷,这些沉重的学业压力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笔者以为,在小学,课程相对较少,也没有升学压力,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沉浸在书海,去感受一下书中的世界,既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何乐而不为?

  然而这种再正常不过的做法,为何会受到家长质疑?这大概和整个教育环境和家长认识有关。因为高考、中考的指挥棒,因为分数决定一切,使得不少家长甚至老师都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意识,在看到有稍显“另类”的教育方式时,难免会有看法。但时间长了,就会理解学校的苦心。

  这种对一所小学课外阅读试验的质疑实际上也是整个国民阅读环境的缩影。2014年,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017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仅为76%,比上年下降1%。重视素质教育,让学生多读好书,而不是变成学习机器,这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是为了将来能培养出更多喜欢阅读的人,提升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希望各地小学学校能够学习借鉴这所学校的阅读经验,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课外书籍,多进行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与户外活动,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这才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初审编辑:王雨萌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