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志愿服务精神深扎童心沐成长

2016-06-16 09:28:00来源:大众网作者:张培国
 作者:张培国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中学共青团改革发展,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志愿服务管理,引导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614日新华社)

  中学时期,是人生最好的时光,中学阶段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使人终生受益。

  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志愿服务便是其中之一,这在不少发达国家的探索与实践中可以看出端倪。在英国,虽然年纪小,但青少年志愿者能做的事情仍然不少,像帮助宣传保护小动物,提醒大家保护牙齿、注意环境卫生等等。英国人鼓励孩子们从小就当志愿者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回报社会”的思想在这些孩子们的心中扎根。拿大,孩子们特别热衷参加志愿者活动,不光因为当志愿者有意义,更因为这样做“有好处”:在许多省份,学生需要积累足够“义工时长”才能升学或毕业,即便没有这项硬指标,“社会服务状况”也是学生操行评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相反在我国,虽然教育部在20097月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把志愿服务作为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情况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制约,志愿服务行为的推广对于中学生来说即使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从全社会来看,也缺乏志愿服务的时间、对象、环境和土壤,这些外在因素的制约,使得中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受到了很大阻碍。

  志愿者需要培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需要细心地浇灌。应该说,此次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可谓对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再次强调,其从组织实施、项目管理、综合评价等多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体现了中央对中学生志愿服务的高度重视。笔者以为,《意见》的颁布实施一方面会对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人才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中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对于思想觉悟尚处在萌芽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所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因此,全社会应该迅速行动起来,政府要注重志愿服务环境的打造,教育部门要采取社区联动、家校互动等方式,给予中学生志愿服务的机会,让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的自信和力量。家长朋友们也要用言传身教感染和带动,争取让自己的孩子融入志愿者环境,在环境的影响之下发生观念上的重置,达到环境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

初审编辑:王雨萌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