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票需补票出站”的逻辑太霸道

2016-06-20 10:27:00来源:大众网作者:张楠之
 作者:张楠之

  暑期将至,全国铁路即将迎来暑运高峰。近日,成都大二学生小胡下车后发现火车票丢失,出站时被告知需要补票的事件被媒体报道,小胡对火车票实名制提出质疑。实名购买火车票丢失后如何补票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619日《北京青年报》)

  对于火车票丢失补票的问题,铁路部门给出的解释是,目前只能对乘车前和乘车中丢失火车票的问题,有相应的补救办法,至于下了火车之后才发现车票丢失,“由于无法进行确认”,所以除了补票别无他法。

  在火车票没有实名,购票信息没有联网的年代,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毕竟谁都无法证明你确实买过这趟车的票。可是,现在毕竟不是过去了,上网查一查,立刻就能知道哪个人有没有买过票。这不是很简单的事吗?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搞得如此复杂呢?

  铁路部门给出的解释是,如果小王和小李上了同一趟车,小王的票是到终点站的,而小李的票则是到中途某站的,就有可能出现小李拿着小王的票出站,而小王通过声称火车票丢失而顺利出站,因为系统中确定显示小王买了全程的票。但如此一来,小王就成功地协助小李逃了票,从而给铁路部门造成了损失。

  按照铁路部门的逻辑,如果下车后才声称自己丢失火车票的人存在帮别人逃票的可能性的话,乘车前和乘车中声称自己丢失火车票的人,其实同样存在帮助别人逃票的可能性。因为,既然丢失的火车票有可能被人拿去在出站时浑水摸鱼逃票出站,那么,帮助逃票者做这件事的人,就完全可以在乘车前或乘车中通过丢失并补救而使另一人轻而易举地得到一张出站地的火车票,因为出站不验身份证,这张票就可以帮助此人顺利出站。

  既然铁路部门担心的是逃票问题,那么,将乘车前和乘车中的补救措施取消,一律代之以补票,岂不更好?但这是在实施火车票实名制之前才会有的做法,如今火车票已经实名制了,购票信息也已经全国联网了,铁路部门已经可以通过旅客身份查证让旅客是否购票了,这样的做法在逻辑上就已经解释不通了。何止逻辑上不通,于情于理也是不通的。

  可是,不合情理又不合逻辑的事情为什么还会存呢?说到底,还是利益的问题——铁路部门不肯承担可能存在的逃票现象造成的损失,于是便将这一可能存在的损失转嫁到旅客身上。而在这利益考量的背后,则是责任的承担问题,即查处、避免、消除逃票现象的责任该由谁承担。

  谁来担责,要看利益相关者是谁。逃票会导致谁的利益受损?是旅客吗?当然不是。铁路部门才是逃票现象的利益相关者,有人逃票它受损,查出了逃票者让其补票它受益或者少受损失,这些都跟旅客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作为利益相关者,铁路部门所要做的,不是把旅客拉进来跟自己一起承担可能的损失,甚至把损失完全转嫁到旅客头上,而是完善自己的票检机制,既让旅客方便,又让自己少受损失。如果做不到,逃票所带来的损失就只能成为铁路运营的成本。如果一味地对旅客展示自己霸道的一面,作为服务业的一员,恐非长远发展之福。

初审编辑:王雨萌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