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向李登海学习什么

2016-09-21 10:29:00来源:大众网作者:王封
编者按: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就是出路。为深入宣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展示山东省精准发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新成果,9月19日-24日,“供给侧 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举行,来自全国50多家网络媒体的百余名记者、评论员,以及理论专家、知名博主和网络大V,奔赴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淄博、德州、威海、滨州、东营等地,深入供给侧改革一线采访调研,充分发挥正面宣传、典型宣传的带动引领作用。大众网即日起在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官方微博、微信全媒体全平台推出“供给侧 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系列评论“侧论”。
“供给侧 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系列评论——侧论(21)
我们该向李登海学习什么
  大众网评论员 王封

  最美不过夕阳红。9月20日下午,夕阳西下,大地一片金黄,位于山东莱州的登海种业第十六试验场成为全国网络媒体关注的焦点。李登海站在一块玉米都高过人头的试验田旁,向“供给侧 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的记者介绍玉米新品种,“如果它们今年亩产能达到预期,将补齐我国玉米和国外玉米种子间的短板。”
  在李登海身后不远处,一座铭刻着“超级玉米从这里开始走向全国”的丰碑高耸入云。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今年67岁的李登海就是这样一位永远年轻的“弄潮儿”。在很多人开始含饴弄孙、安度晚年的年纪,他依然选择了玉米高产攻关研究,今年冬天甚至春节依然在海南育种基地度过。玉米遗传育种,已不再是他的职业,而是毕生孜孜以求的事业。
  在中国农业界,李登海与袁隆平齐名,是泰斗级的人物,有“南袁北李”之誉。他是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从1972年至今,带领科研创新团队,高举“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旗,进行了800多块玉米高产攻关田研究,连续七次创造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两次创造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他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常年累月的试验,使得他身患多种疾病。但是,玉米是他的魂,玉米是他的命根子。他说,“玉米的心思,我最懂。”44年如一日,李登海把个人抱负、企业发展和国家前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是我们身处的这个伟大时代的楷模,曾经鼓舞了一代人的“李登海精神”永不过时——刻苦钻研,敢为人先;艰苦创业,苦干实干;开拓创新,勇攀高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登海学历并不高,口才也不好,他能够书写出如此波澜壮阔的人生华章,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农村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生动实践,一位企业家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一名农业科学家毫不停歇的创新探索精神。
  可以说,李登海的那份坚韧与执着,那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那股子不服输的闯劲,这些都是当下经济转型升级关口,我们所急需的意志与品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上呼吁,我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李登海身上的闪光点很多,我感触最深的则是他那种远离浮躁、戒虚名、戒空谈的实干作风。
  李登海的作息时间没有夏令时间,只有玉米时间;尽管身价亿万,但中国农民可贵的本色不改,生命不息,埋头奋斗不止。这是在经济下行压力面前,我们每个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急需的定力与情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