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圈子”社交:一场透支道德信用额度的社会学实验

2016-11-28 21:03:00来源:大众网作者:刘泽洲

  作者:刘泽洲

  

  从2016年春节全民争抢“敬业福”,到如今支付宝“圈子”内测,阿里巴巴的社交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强推“来往”失败后,支付宝从9.0版本开始就持续发力社交。2015年10月,9.2版本更新了生活圈和“现场”功能,利用网红打擦边球的做法引起了诸多争议;2016年9月,支付宝推出“到位”功能,一定程度提高针对人群的社交活跃度。这次,在首页推广“生活圈”的方式更加直观,利用涉黄、打赏等敏感手段登上热搜,形成关注中心。支付宝推广社交应用本无可厚非,但此次做法缺乏该有的底线。

  “圈子”社交并非什么创新的社交模式,只是基于支付宝用户基础而开发的,意图打造一个实名制下广泛而紧密的社交平台。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形象深入人心,对于此次借由打擦边球进行社交转型,有网友吐槽,“支付宝已经完全取代陌陌的地位,基于信用和消费情景展示的社交更透明也更加便于在人群种按自己的条件取舍。”“支付宝成了支付鸨”是近日持续发酵的关键词。支付宝平台打着“芝麻信用750”的噱头开发社交网络,却恰恰丢失了作为社交网络最基本的信用,用色情拢聚用户,用人性底线为营销推广开路,是支付宝透支道德信用额度打烂了一手好牌的表现。不少网友经历此次事件以后,对支付宝其他功能表示了质疑,此次支付宝拿社交平台做全民社会学实验,恰恰证明,互联网产品要远离“原罪”,不要轻易触碰底线,用色情换来的所谓全民狂欢,对社交平台而言,也只是过眼云烟。

  互联网时代,大家的社交需求在微信、陌陌等五花八门的社交应用里被扩大化、社会化了。有“圈子”的地方就有江湖,当大家往圈子里“猛扎”的时候,也要时刻警惕自身的道德信用额度不被透支。当阿里借支付宝的实名和信用体系建立社交平台时,首先应当考虑其社会责任,毕竟就算是网络社交友谊,没有道德底线和法律监管,都将难以为继。

  当下,支付宝的用户数已经超过4.5亿,成为继微信、QQ之后的第三大手机应用。因为支付宝的支付工具形象在用户中难以撼动,所以应该接受短期内社交活跃度相比于微信和QQ并不占优势的现实。这也许是引发此次“圈子”涉黄事件的主因所在,想用打擦边球的方式一夜之间拢聚用户,推广社交应用,非常有损节操。社交网络平台虽是虚拟空间,也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能够让用户有序、有理性地交流,这个平台才有存在的价值。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周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