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海报时评

海报时评丨让更多的青少年多来常来博物馆

2021

/ 01/0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于洪良

手机查看

  于洪良

  岁首气象新。近日,有两则消息令人为之一振。据大众日报报道,“十三五”时期山东省博物馆增长71%,注册各级各类各所有制博物馆从352家增长到603家,目前总量居全国第一,山东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初步建成;另据光明日报报道,山东大学博物馆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成为目前国家一级博物馆中仅有的两家高校博物馆之一,成为全国高校中唯一的历史考古类国家一级博物馆。

  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博物馆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收藏机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走进博物馆,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主阵地之一,是考古工作和社会公众的桥梁,从来如此。西方博物馆界有句名言:“博物馆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前夕赴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说,“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博物馆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博物馆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复合体,是传播知识、弘扬文化、促进科研、培育精神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而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尤其重要。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博物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5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要求实现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与学校的有效衔接,探索构建具有均等性、广覆盖的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有效学习的机制。同年颁布实施的《博物馆条例》确立了博物馆作为国民教育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法律地位,在完善博物馆青少年功能试点中,各地积极贯彻条例精神,推动博物馆与教育的紧密结合。

  但是,目前我国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服务能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问题有三点:一是博物馆对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博物馆直接将普通展览开放给青少年受众,缺乏主动开发特色教育产品和进行分众化服务的创新意识;寓教于乐能力薄弱,有些讲解员不熟悉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审美习惯,用成人化语言进行灌输式教育;在学校寒暑假期间增设适合学生特点的陈列展览项目较少;组织教育活动的频率偏低,仅有三成博物馆将青少年活动列为日常活动。另外,部分博物馆网站设计保守,缺乏趣味性,移动终端产品开发不足,不能有效利用网络手段进行宣传教育。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参与“博物馆课堂”的主动性不够。很多学校囿于考试升学压力,忽视博物馆教育,与博物馆方面对接不够紧密,或敷衍了事,没有认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三是地区发展不均衡,缺少交流扶助机制,地方小馆教育服务能力不足。一些地市级、县级博物馆资源相对匮乏,开展长效教育服务支撑力不足,对青少年吸引力弱,尚未完全达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阶段。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特别是2008年以来各类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博物馆教育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观。博物馆的“收藏—研究—诠释—展示”不仅最终契合于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而且彰显了博物馆是“向所有的人开放”的文化机构。为使博物馆所收藏、研究、展示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得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不但博物馆的教育理念和策略在不断调整,甚至博物馆资源与目的等博物馆本质性问题的讨论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因而有专家认为,“如果收藏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

  博物致知,以文育人。每到假期,中小学生们的博物馆研学相当热络。比如,到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穿越到侏罗纪,化身探险家”;到河南博物院目睹首次集体亮相的“八大国宝”;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亲自“操作”洛阳铲,体验考古发掘……学生们在“寻宝”之旅中开阔了视野,收获了成长。坐落于曲阜师范大学校园内的中国教师博物馆,系全国首座也是目前唯一教师文化主题、师德教育特色的综合性专题博物馆。自2018年10月正式开馆以来,每天来博物馆参观学习的社会团体、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有时一天能超过上千人次。“国韵学堂”作为青岛市博物馆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探索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水、木、金、火、土”五行为主要内容的启蒙性教育课程,引导孩子们关注宇宙,关注生活,了解历史,体会国学精髓,感悟人生哲理,凭借其轻松有趣的内容设计和手脑并用的互动体验特色,成为青岛市博物馆为未成年人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品牌项目。而在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每年的参观接待量超过3万人次,全哈尔滨的中小学几乎都来过。除了参观讲解,博物馆工作人员还给中小学生上标本制作体验课。

  可喜的是,2020年10月20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各地博物馆要坚持“展教并重”,强调要把利用博物馆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摆在工作重要位置,要对各类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严格把关,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确保活动教育性和公益性。对此,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杜鹏飞说:“这一次的文件,与以前出台的文件相比,措施更为具体,目标更为明确。之前我们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从博物馆免费开放产生了非常好的效应,就是让观众喜欢、走进博物馆,也就是说第一步解决了‘走进来’的问题。那么这一次的文件,让博物馆与青少年观众、学校之间,产生更好的互动,提升博物馆与学校之间互能互动的作用。”

  天时地利人和。“让孩子们愿意去博物馆,博物馆要想办法走进课堂,让博物馆教育在青少年课堂落地开花”的春天即将到来,我们满怀期待。 (作者系山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财经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王乐双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