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海报时评

海报时评|识脸更要识心,别让技术沦为滥用者的牟利手段

2021

/ 09/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琨

手机查看

  张琨

  人在家中坐,欠款天上来。近日,一则题为《身份证丢失后被刷脸欠上万贷款,银行:人脸识别到就是你借的》的报道备受关注,关于人脸识别安全性的话题再次引发争议。据报道所述,当事人王女士在丢失身份证后不久被银行起诉,称其经过人脸识别核验身份后,通过手机银行申请了一笔上万元借款,逾期未还。但法院通过笔迹等信息比对后发现与王女士本人信息不符,加之银行方面无法出具更多办卡人是其本人的证明,最终驳回银行全部申诉并表示:应该避免过分依赖人脸识别。

  除王女士身份证丢失被刷脸贷款事件外,因“人脸识别”而引发的负面案例不在少数。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人脸识别第一案”、央视3·15晚会中曝光多家知名品牌门店使用“无感式”人脸识别技术擅自采集消费者人脸信息,等等,都曾一度引发关注。

  人脸识别作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初衷是为简化验证流程、提高验证便利性和安全性,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生产方式。这也是人们愿意尝试和接受的动力。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带来便利的同时,因违规滥用、利用漏洞行违法之举而对公民权益造成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安全性便开始不断引发公众的质疑和担忧。

  针对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滥用人脸识别、盗刷等问题,相关部门也在持续加大整治规范力度。在7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人脸识别作出明确规范。这便意味着,因人脸识别技术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将有更为明确、具体的法律支撑,令公民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技术本身无善恶,是人们的行为结果为其赋予了评价标准。“人脸识别”作为新兴技术,本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却被部分无良商家和不法分子当作牟取不义之财的手段。为此,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人脸识别应用场景、应用方式的规范与整治力度,制定规则准则,给违法者戴上“紧箍咒”。同时,作为企业、平台等商家要做到律己守法,真正让技术成果惠及每一个用户。此外,只有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让积极维护自身权益成为人人自觉,才能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识脸容易识心难,只有守好良知底线,才能让技术真正成为便民的暖心手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