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海报时评

海报观潮丨“滤镜”下的失真与失望,谁之过?

2021

/ 10/2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徐坤杰

手机查看

  徐坤杰

  近日,小红书因“滤镜景点”事件持续发酵,被推上了风口浪尖。17日,小红书就网友关于“滤镜景点”的吐槽发表声明并道歉。

  实际上,因“滤镜太厚”造成的感知落差,不仅只发生在旅游景点中,在网红、美妆、美食、健身等行业的市场营销中,相关产品也都有“滤镜”加持;

  而且,对“滤镜”的使用,也不仅仅只发生在小红书平台,在其他一些旅游、购物、短视频等平台,“滤镜”的使用,同样大行其道;

  甚至,个人在社交软件中进行生活分享的时候,也不忘“滤镜”一下;

  更进一步讲,当前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在拍照时都支持滤镜功能……事实就是,无论主动还是被迫,社交媒体时代,人们越来越生活在“滤镜”的世界里。

  伴随着摄影设备和修图技术还在加速更新迭代,“滤镜”作为人类社会信息加工、传播的一种手段,已经在悄悄地对社会生活原本的样子以及我们的认知产生影响,给我们带来“美丽与哀愁”。

  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次小红书“滤镜景点”事件正是这一影响的具体化呈现。

  那么,使用“滤镜”后造成的“失真”,并进而导致产生失望和被欺骗感等巨大感知落差,在这其中应当需要首先明确,即作为一种工具,“滤镜”本身并没有错。

  那么,我们不仅还是要问,过错在谁?

  ——平台监管失职,有过错

  以此次发生“滤镜景点”事件小红书平台方为例,作为国内大型的“种草”内容社区和生活方式平台,小红书以“标记我的生活”为名,以“用户生产内容”(UGC)为主要生产方式。

  但是关于小红书平台上的一些“种草”笔记成广告发布手段,存在刷量、刷粉等问题,也曾一度被媒体报道,这不免折射并暴露出平台内容监管方面的问题。

  针对此次“滤镜景点”事件,小红书在致歉声明中表示,承认部分用户存在过度美化笔记的情况,今后将尝试推出景区评分榜、踩坑榜等产品,便于用户获取更多元的信息。

  一方面,关于致歉声明中推出景区评分榜、踩坑榜的举措,平台还需谨慎管理,避免“榜单”功能出现异化。

  另一方面,平台在内容管理制度上应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相关标记规则,让用户看到“区分”,有区分才容易产生分辨。首先,广告内容应被明确标记,而不是鱼龙混杂;其次,被“滤镜”过的内容应被明确标记,而不是任由过度美化过的内容以“真诚分享”之名行“引流”之实。

  此外,作为平台方应担负起相关法律规定的管理和审核义务,筑起“关卡”,真正准确把关、审核发布内容情况,与此同时,针对信息分享和发布者的黑名单制度也应建立完善,以对用户负责,也对平台长远发展有益。

  ——内容生产者为逐“流量”,过度美化,有过错

  当前,广告营销“引流”愈来愈趋向精准化投放,特别是资讯类、短视频类、问答类的“UGC”社区内容平台,都是有效的广告投放渠道。

  同样,以此次发生“景点滤镜”的小红书平台为例,越来越多的广告营销方都在借助小红书“用户生产内容”和“用户分享信息”的形式进行广告推广。

  而且,已有媒体报道,部分小红书博主的爆点图文分享背后,其实蕴藏着一条内容供给产业链。不少博主使用和分享的图文内容,实际上多是由品牌营销方或者是企业直接寄送,博主则负责发帖、宣传,这些信息通常以带货、转化率、传播度为指标。

  在广告宣推过程中,“滤镜”被用来对相关产品进行美化,包装成光线、构图、氛围都恰到好处的图片,再配以“小众”“绝美”“动画世界即视感”……这些充满噱头的文字,不少用户不免都会被这样的内容成功“种草”,相关内容生产者也由此实现了诱导引流和流量变现的目的。

  但无论如何,一旦涉及广告领域,这样的行为操作就应当受《广告法》约束。首先,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而且,《广告法》第十四条还明确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

  再退一步讲,内容生产、分享者也应有长远发展的眼光,诸如对旅游类等体验式产品的推广,“引流”不是目的,毕竟,只有真实才会让用户产生信任,而虚假的东西即使能博得一时流量,但终究难以转化为真实、长久的交易,最后难免沦落为经不起现实检验的“一次性消费”。

  这种“套路”伤害了游客,而随着口碑的滑坡和效益的流失,最终“套路”的还是自己,受害的还是商家。

  此外,作为普通用户的网友,对此应当警惕并保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即社交媒体时代,每一个用户都可以生成自己的内容,但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主观或者片面倾向,甚至可能会有很多错误、虚假内容,因此,作为用户的每一个个体也要学会透过“滤镜”去看到真实。

  无论如何,社交媒体时代,“滤镜”早已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从图片到短视频再到直播,对滤镜的使用也早已不足为怪。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滤镜”应用的讨论中,用于摄影等艺术行为的“滤镜”和用于营销引流的“滤镜”应当分别对待。

  如果“滤镜”带来的是失真与失望,而不是美的、艺术的享受,那错误一定在于使用它的人。无论作为平台、内容生产和分享者,还是普通用户,都应认识到,“滤镜”一旦被用来随意“涂抹”,通过加工过的“呈现”与“隐藏”,以满足实现自己不同的目的,最终受困扰的、感到失望的一定还是我们自己。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