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海报时评

海报时评|对“二舅”的故事较真,是否有必要?

2022

/ 08/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金茜

手机查看

  金 茜

  历经一周,“二舅”的故事仍在引发着热议。有媒体找到了“二舅”生活的那个村庄,通过采访邻居、原县卫生院退休院长、当地干部等群体,得出了“视频跟掌握的情况有出入”“有八九成都是真的”等结论。显然,这与视频作者口中“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有些差距。

  关于“二舅”故事真实性的讨论,也延伸到了对这一视频的体裁界定上。它到底是客观呈现的纪录片还是进行了艺术加工的虚构作品?文艺评论界的专家也多有参与讨论,已不失为一场关于文艺作品“艺术真实”与“客观真实”的知识普及。

  对“二舅”的故事较真,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真实的“二舅”在视频中和视频爆火后,都是失声的;二是视频作者的“up主”身份,难免让网友怀疑他的流量追求;三是被故事打动的观众们,迫切想知道,自己到底是被一个真实世界的人物打动了,还是被一个虚构的“苦难综合体”欺骗了感情。

  那么,对“二舅”的故事较真,是否确有必要呢?

  首先,为什么真实的“二舅”一直失声?从视频本身来说,“二舅”的故事是一部视频作品,无论它是纪录片,还是虚构文学,“二舅”是否在视频中出声,要服务于整部作品的叙述方式和结构。显然,视频作者采用的是一种流畅讲述的方式,而不是记者采访的方式。也许作者认为,第三人称视角更有助于完整呈现“二舅”的故事,也利于情绪的递进。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从这一点上看,我们该尊重作者的创作选择。至于视频爆火后,作者至今未让“二舅”面对镜头,是出于对“二舅”的一种保护,这一决定是明智也是善意的,我们也该尊重作者的意愿。

  其次,视频获得高关注度,有错吗?该视频的作者作为一名在哔哩哔哩网站小有名气的“up主”,他的视频获得了高点击量和高关注度,也就是高流量,这一方面证明了他在视频创作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二舅”这部作品兼具好的题材和呈现形式。如果说视频作者真有错,则是错在了他先跟网友较起了真,“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这种表达,过于绝对,仿佛还带着一些赌气的咬牙切齿。既然如此,那就不能怪网友拿放大镜去看他的这部作品了。假设在作品爆火之初,作者没有发出这番绝对的表态,或许网友对作品虚构的反应还不会如此之大。长远看,经过“二舅”视频的爆火,该视频作者也已成为短视频领域的“大号”。影响力越大,责任也应越大。保持诚信,珍惜口碑,才能在短视频赛道走得更远更好。

  再者,观众的情感真实与“二舅”的故事真实有着怎样的联系?很多网友在看完“二舅”的故事后,想到了小说《平凡的世界》和《活着》。假设,抛开视频作者那句“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情绪引导,单就“二舅”的故事本身而言,它与《平凡的世界》和《活着》一样,都是能给读者或观众带来复杂情感的作品。而读者们不去和路遥、余华较真,是因为读者从阅读的第一页就知道,自己即将进入的是一个虚构的文学世界。而在如今这样一个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网友们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更多的则是信息的求证者和探寻者。大家在看完“二舅”的故事后,难免就要抬起或感动或疑问的眼神,问上一句:“这是真的吗?”

  其实,对于那些已经被媒体证伪的细节,我们倒建议,视频作者最好还是要虚心接受。毕竟他和记者的身份不同、职责不同,且对“二舅”带有亲人滤镜,难免会有加工和想象,仅“回村三天”,又怎么能完全了解“二舅”真实的一生呢?而一个记者从事新闻报道,则必须要追求真实,包括细节的真实。从网络文学角度来讲,如果这个故事曾给你带来过积极的力量,那就记住这种力量。如果“二舅”的故事让你不喜欢,那就像看到其它不喜欢的视频一样,动动手指滑走它吧。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