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看病贵”不妨学一下国外

2013-08-15 14:24:00来源:大众网作者:泉哥看聊
    作者:张洪泉
  在香港铜锣湾骆克道一家大药房,内地来的旅客郑先生想为朋友购买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品——赫赛汀。赫赛汀在内地卖价25000元,而在香港药房售货员报出的价格是港币23000元(约合人民币18400元)。(人民日报8月14日)
  这些年来,医闹成了各医疗机构的头等头疼的事情。从诸多新闻报道来看,相当一部分医闹是因为在医院花费了大量人民币后,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虚高的药费是刺激患者家属情绪高涨。
  药价虚高造成患者看病贵,是这些年来医疗界“久治不愈”的顽疾。而造成药价虚高,主要原因是“以药养医”。在一些医院的经费来源中,政府投入只有10%左右,其余经费都是医院自己筹措。在这90%自筹经费中,40%以上是靠药品销售实现的。等级越低的医院,药品销售占经费额度的比例越高,如果不讲经济效益,医院就存活不了。
  药品的流通环节过多,层层拨皮造成了药价的猛增。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强生垄断案就折射出这个情况。锐邦曾是强生医用吻合器及缝线产品在北京地区的经销商。双方2008年签订《经销合同》约定指标、最低售价等,但锐邦在一次采购竞标中违反合同压价中标,被强生中止合作。
  解决看病难问题,可以效仿境外国家加大财政在医药方面的投入。在一些国家,医疗药物开支应该占财政支出多少有一个具体比例,在俄罗斯为5.2%,巴西为6.8%,印度为4%,埃及、阿根廷为7%左右。量化指标有利于监督部门对财政投入的监督。
  基本药物制度是不错的,但是一些医生还是拼命用制度外的药物。对于这些医生,就应该使用黑名单,甚至是取消执业资格。对于一些不进入基本药物行列的药物,可以推出国家专卖制度,从而保证药品价格的公平合理。

初审编辑:韦国骞

责任编辑:韦国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