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时评|博物馆如何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2021年05月19日 10:11作者:熊苗来源:大众网

博物馆并不是小众的、高冷的,而是可以大众的、接地气的;文化的传播浸润不一定是正襟危坐的,也可以是放松休闲的。更多的博物馆要“飞入寻常百姓家”,还要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当地的学校和社区,深入人们的生活。

  海报评论员 熊苗

  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号召全球博物馆共同探索数字化和创造新的文化体验及传播模式,关注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

  数字化转型,其实部分博物馆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尝试,疫情更是加速了博物馆的转型步伐。去年疫情闭馆期间,不少博物馆都推出了“云展览”“云直播”,“云游博物馆”成了很多人“走进”博物馆的新方式。“游者云集”并非一日之功,离不开博物馆发展的好势头。近年来,“文物热”“文创热”“考古热”一浪更比一浪高,在热浪中,如何更好地乘风破浪,在热闹的“博物馆日”过后,我们不妨冷静地思考。

  在今年大热的“三星堆”考古发掘中,有一点让人印象深刻。为了保护待提取的青铜尊,考古人员给它穿上了量身定制的硅胶“防护服”,代替了传统用的易碎的石膏。这是3D打印首次运用在考古发掘中。在现代化的考古大棚内,类似这样的“科技范儿”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应用的升级,更会直观改变人们对考古的看法,为相关行业吸收更多的人才。将技术更好地用于文物发掘、保护、修复和展示等方方面面,将为博物馆赋能,让“博物馆热”走得更远。

菏泽汉墓发掘中,引发网友取名热潮的小陶兽。

  创新性的文化体验和传播,也是“博物馆热”延续的动力之一。河南牛年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出圈,菏泽汉墓发掘中引发网友热烈互动的“千年萌兽”,都拉近了公众和文物的距离,让文物变得更“可亲”。近年来大热的各种文创,其实也是走的“亲近”路线。通过将文物的文化品性与现代物品的功能性结合,让文物融入日常生活,更加可触可感。

  博物馆有传播文化的使命,公众有不断高涨的文化需求,延续当下的“文物热”“博物馆热”良好势头,有深厚的基础。但同时也必须正视,像故宫博物院这样能够成为大IP、在运营上获得成功的,仍是极少数。“冷热不均”是当下博物馆整体发展的写照。国家文物局公开的中国博物馆馆藏文物信息涉及文物235.43万件(套),除了极少数备受瞩目的“大国重器”,更多的是遍存于大小博物馆里、大多数人并不能言其一二的“普通文物”。让这些文物“活”起来,仍然任重道远。

  博物馆并不是小众的、高冷的,而是可以大众的、接地气的;文化的传播浸润不一定是正襟危坐的,也可以是放松休闲的。更多的博物馆要“飞入寻常百姓家”,还要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当地的学校和社区,深入人们的生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邢玉军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

热点图片

>查看更多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