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狗肉似无可厚非,狗肉节当属不妥

2016-06-20 14:45:00来源:大众网作者:刘天放
 作者:刘天放

  2010年起,每年621日开始的玉林荔枝狗肉节总是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一份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64%的中国民众支持取缔这一以“民俗”为名、实为商业营销的“节日”。中国动物保护组织首都爱护动物协会表示,“日杀万狗”的狗肉节背后隐藏着一个全国规模的非法盗运屠售伴侣动物的罪恶产业链。(619日新华网)

  “爱狗”还是“吃狗”——这似乎是一个永远无法结束的争论,里面涉及的不仅有风俗、传统,也有道义、权利等。一边是高调的民俗,一边是口诛笔伐的声讨。每到玉林“狗肉节”来临,爱狗人士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抗议,激进者甚至亲临玉林阻止。随后,玉林官方出来撇清与“狗肉节”的关系,并称是“民间风俗”不是政府所为。争来争去也没有个结果,玉林狗肉节每年都在类似的争议、抗议中开始,然后趋于平静,来年再次掀起波澜。

  上述的民意调查表明,多数人还是希望取消以杀狗、吃狗著称的“狗肉节”。本来,吃狗并没有法律限制,吃不吃全凭个人爱好,但如果把吃狗肉弄成一个节日,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就需要干预了,毕竟,还有那么多厌恶此举的人。也就是说,吃狗肉似乎无可厚非,办狗肉节当属不妥。吃狗与爱狗双方达不成一致,这就是造成玉林狗肉节目前尴尬的原因。双方的口水仗甚至武力相向越打越没影儿就成了常态,以至于大有失态之势。

  先说吃狗的人。习俗这个东西是在一定的经济、文化、传统中自然产生的,只要不违反法律,吃狗肉无可厚非,可干嘛不顾及爱狗人士的感受,非要把吃狗肉弄得满世界都知道?吃狗肉是你们的权利,但也要尊重不吃狗肉人的权利。大张旗鼓地宣传可能有活跃市场的考量,但如果不低调,就连狗肉也吃得不顺心了。尤其是玉林官方,事先就想到该节日有争议,那就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否则,就会激化矛盾。

  再说爱狗人士。“狗狗粉”视狗如命,把狗视为至亲之人。你们不仅爱自己的狗,对所有狗均有无限的爱。最为关键的是绝对不允许有人吃狗肉。你们吃着猪肘子、鸡腿、鸭腿、兔腿,涮着牛羊肉,你们“狗狗粉”吃起其他动物肉来满脸欣然,还张口闭口保护动物,不脸红吗?在某些极端爱狗人士的眼里,狗是动物中人类最好的朋友,所有反对狗、讨厌狗的人都非我族类,必须抵制、讨伐。如此,你们第一个该讨伐的人是金庸大侠:为什么要弄出“打狗棍”呢?如此说来,吕洞宾也不是好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话也就不成立了,就是个病句嘛!以狗为友,就一定要与吃狗者为敌吗?对狗讲文明很进步,但对人却讲“武”,这不是很野蛮也很原始吗?人与人的相处,要比人与动物的相处困难得多。有辩论实属正常,但人与人间搞对立甚至动武就过分了。

  由此,就爱狗还是吃狗的问题,双方都不能走极端,也别各说各话。人和狗都该受尊重,不管是什么信仰、追求、宗教、性别、习俗等等。吃狗者要顾及一下爱狗者的感受,别动辄就高调吃狗;爱狗者也不要逢吃必反,只要不违法且顾及了爱狗者的感受,也要尊重对方的习俗。吃狗与不吃狗,不是非此即彼,也不能把此事妖魔化;世界各地吃狗和爱狗的人都很多。“狗具备伴侣动物和食材的二象性”这句话很有道理。

  观点碰撞是转型期的中国必然经历的过程,吃狗与不吃狗这一话题进入公共视野才能越辩越明;交流是有价值的。从积极的方面讲,爱狗人士借此宣传了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吃狗的人也为此接受到了一次教育。而双方都从这场辩论中收获了心得,即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个度,不能走向极端,相互尊重和包容才是正解,这也是我们能否走向更文明的一次检验。

初审编辑:王雨萌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