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敢当时评 >海报观潮

海报观潮|“可怕的暑假”里藏着啥?

2023

/ 07/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静宁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评论员 张静宁

  这两天,“可怕的暑假”悄悄来临,在各个短视频平台上,充斥着很多“资深老师”强调暑假“很可怕”的视频,他们口中的“可怕”主要在于“如果暑假不努力就会被拉开差距”“暑假就是分水岭”等,并且这个“可怕的暑假”涵盖了小学一年级至初三的全部学龄。

  这种“统一口径”的系列短视频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目的?而他们又是如何让家长“买单”的呢?

  “可怕的暑假”里藏着商业利益

  浏览过“可怕的暑假”系列短视频后,不难发现,这些短视频的博主大部分都会在平台上销售相应的课程或者书籍,且话术较为相似。这些“老师”表面看上去是在关心学生的成绩,实际上是急功近利。

  其实博主只是屏幕前赚吆喝的那个“王婆”,而真正的利益链隐藏在屏幕的背后。如果说这些视频的制作可能是博主或者某些教育机构自发的行为,那么,这么多成系列的负能量视频在自媒体平台的高热度传播,也离不开短视频平台的推波助澜。不难看出,大部分的短视频平台应该给该系列视频设置了流量奖励的机制,从而让传播热度高速扩张,而流量即是收益,这些流量和销量都转化成博主和平台的直接商业利益。

  有了短视频平台的支持,此类视频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明显的集聚,很多网友多表示“太焦虑了,天天给我推”“看了太多,不得不信了”,平台的算法给这些看过“可怕的暑假”短视频的网友贴上了“焦虑家长”的标签,从而将近似的相关内容不断推送给他们,这让看到这些视频的家长像进入了一个“回音室”一样,不断加强自身的焦虑,证实自身的焦虑,最终为焦虑买单。

  “可怕的暑假”里藏着教育焦虑

  其实,与其说“可怕”的是暑假,还不如说“可怕”的是这些“资深老师”贩卖的焦虑。除了平台的助推,我们还应该思考,这份“焦虑”是怎么卖出去的?

  近几年,很多商家开始意识到,刺激教育市场消费的秘诀不是寻找社会需求,而是为消费者创造需求。所谓创造需求,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话术将某个群体的焦虑放大化,刺激诞生新需求,从而促成消费。

  对于学生家长来说,最大的焦虑莫过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输在起跑线上”更是很多家长的痛点。这些“资深老师”和其背后的教育机构,正是通过灌输“暑假不学习会让成绩落后”“别人的孩子都在培训”这种观念不断让家长们焦虑起来,因为家长的“焦虑”正是他们售卖课程和图书的“秘诀”之一,当家长们陷入这些“资深老师”描述的“可怕的暑假”逻辑之后,那么“买课”“买书”这些本不在计划内的需求就被“创造”了出来,这正是他们兜售产品实现商业利益的营销手段。

  其实仔细想想,如果没有各个教育机构与“老师”对暑假学习的情绪渲染,家长们还会真的觉得假期校外辅导是必需品,还会这么急迫地购买衔接课程吗?

  “可怕的暑假”里藏着监管漏洞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的推进和落实给校内外的教育工作都带来了一些变化,尤其是校外的培训课程,有了明显改观。

  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保持高压态势,严防严查违法违规开展线上培训和广告宣传等问题。但是,此次“可怕的暑假”提醒我们,短视频售卖课程相对比较隐蔽,违规卖课需要整治,这种隐形变异的校外培训和不断制造教育焦虑的短视频内容也需要严厉打击。对线上培训和部分自媒体传播平台的监管力度还需要提升,通过监管倒逼平台“守土有责”,对类似的兜售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才能让学生们的暑假“不可怕”。

责任编辑:单蕴菁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