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酿米酒”暴露基层接待压力有多重

2012-10-30 08:08:00来源:大众网作者:文/张培元 图/唐春成
  
    作者:文/张培元 图/唐春成

    广东南雄市百顺镇为了节约公务接待成本,用自酿米酒代替了市面上购买酒水。该镇负责人告诉记者,百顺镇虽偏僻但每年接待压力不小,有时一天要接待好几拨客人,最多一天接待五六拨,每年用于接待的酒水消耗不少,平均一个月要喝掉100斤酒。据计算,自酿米酒,稻米加上人工、柴火等成本,最终成本约5元/斤,这比在市面上去购买酒水要节约不少钱。(10月29日《南方农村报》)
    “舌尖上的腐败”令基层不堪重负,百顺镇想出自酿米酒的办法,实属万般无奈,亦不具推广价值——照着这种思路,为了满足更多的应酬需求,镇政府难道还要亲自圈地种烟种粮种花、养猪养羊养牛,乃至于生产各种送礼佳品不成?
    被迫自酿米酒以应对繁重的接待任务,这种图景,折射出一种尴尬的灰色现实:不少基层其实对“三公腐败”早已深恶痛绝,但他们既无力扭转这种风气、改变这种局面,更不足以向公款吃喝现象说“不”,他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小改小革或小修小补,以米酒取代名酒,以廉价土特产取代其他奢侈品,在自身可掌控范围内尽可能多地降下接待成本。
    社会吃喝习气之生成和发展,非一日一时之力;改变这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陈规陋习,亦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些年来,有关部门针对公款吃喝下发了数百个红头文件,但诸多禁令不具执行力,最终只能被顽固的潜规则及现实力量消解。很多地方尽管雷厉风行地推行了“禁酒令”,也不过是向公款吃喝的屈服和迁就——只禁中午喝酒而不禁晚上豪饮,只禁工作时间喝酒而不禁公休日鲸吞,这样自然起不了多大作用。
    或许在未来,百顺镇自酿的米酒可以陈列进博物馆,向后人展示我们这个时代改进吃喝陋习的每一毫米之艰。但是,作为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镇,百顺镇现在只是在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总量极小且无力担负吃喝压力的情况下,才不得不想起“米酒策”。假如该镇公共财力富余,他们会不会进行此类创新呢?从历史到现实,由南方及北方,透过沉疴难治的酒文化,从各地难以抑制的吃喝风来看,确实难乎其难。
    百顺镇这坛“廉政米酒”,体现了基层智慧,也显现了更多的基层无奈。其味绵长,其意深远,它再次告诉我们:对吃喝风进行休克治疗是多么迫切,建立上下左右同步、联动的机制是多么重要——自酿米酒式“创新”,让人感到有点苦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韦国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