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者与网络关系的思考

2010-06-07 16:27:00来源:青年记者作者:郭楠

  ● 郭楠

  中国的网民人数已超过4亿,博客作者超过2亿,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超过7亿,其中有2.33亿人经常通过手机上网。面对这4个惊人的数字,很多人产生了联想、疑惑、忧虑,新闻业内的人士也开始进行“职业拷问”,思索职业记者究竟向何处去,都或多或少产生了职业危机感。记者与网络究竟是什么关系?难道网络真能“吃掉”记者吗?难道专业媒体、职业记者真的会在生活中渐行渐远吗?

  网络不会“吃掉”记者

  回顾新闻信息传播发展史,可以看出,专业媒体、职业记者的产生和发展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物质条件,即物质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它是专业媒体、职业记者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最根本的条件,它主要决定新闻传播的形式、媒体和记者的分工;二是社会条件,即社会对新闻信息传播的需求,主要决定新闻传播的内容、传播什么、为什么人服务。社会条件是专业媒体、职业记者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报刊记者是随着报刊而产生的,广播电视记者是随着广播电视而产生的,网络记者是随着互联网而产生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只是传播载体,而不是传播主体,真正的传播主体是人而不是物,是使用传播工具传播与评论新闻信息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每一种新的传播载体的产生和发展都会相应产生新的媒体机构、新的记者,同时为以往的传统的媒体和记者提供了新平台、新机遇,也为广大受众参与社会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提供了新平台、新机遇。这三者相互联系、并行不悖、相互融合,并非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实践都充分证明了这个规律。

  从1994年互联网正式登陆我国以来,专业媒体、职业记者最先抢占了网络传播阵地,实现了报网、刊网、广播与网络、电视与网络的结合,并最先抢占了手机传播阵地。早在2004年,《中国妇女报》就创办了彩信手机报,打响了创办第五媒体的第一炮。2008年,人民日报社首次派出手机报记者上两会采访。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18分钟,新华社就通过新华网向全世界发布确认地震发生的第一条报道,利用网络发出第一声音。随后,新华网运用多媒体手段,对抗震救灾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报道,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充分发挥了网上“国家队主力”的作用。

  实践证明,网络不会“吃掉”记者,网民也不会“吃掉”记者。网络不会终结记者的职业生命,而是为记者的生存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全民上网”正是有利于记者的成长与发展,“网民”是记者的朋友、老师、合作者,网民越发展、越成熟,对记者的要求就越高、越有利于记者的成长与发展。

  网络需要新型记者

  如今网络已成为最大的信息集散地,其优势是信息海量、传播快速无边界、多媒体、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受众的多方面个性化需求。同样,网络也存在着传播谣言、发布虚假信息、发表不负责言论的失信行为,对社会公众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网络对记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记者以崭新的面貌登上新平台。

  1.网络需要创新型记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和鼓励媒体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在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网络时代,新闻传播事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需要创新型的记者进行创造性的传播与评论。肩负使命、勇于创新已成为记者的重要职业特征。记者不仅是时代生活的观察者、记录者、评论者,而且是时代生活的实践者、探索者、创造者。生活的无限广阔性和丰富性、网络传播的无边界性和快速性,要求记者时时发现新信息、时时要有新思想、时时进行新采访、时时发出新声音。创新是网络的要求,是媒体和记者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永恒主题。记者一天不创新就赶不上“网潮”,赶不上网民,就会弱化或失去传播力、竞争力、影响力。

  2.网络需要专家型记者

  网络上信息海量,千万种言论如潮涨潮落,良莠不齐、鱼目混珠。人们期待记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和正确深刻的解读。网民需要“任仲平”、“余心声”、苏文洋、梁衡等这样的思想型、专家型记者立于潮头、解读信息、阐述道理、引导舆论、启迪思想。各级政府、各个团体、各行各业也需要专家型记者为其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和专业深刻的评论,以利于科学决策和事业发展。记者不仅应成为新闻传播专家,还应成为所分管报道领域的专家,为全社会建言献策,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力库”的作用。

  3.网络需要多媒体记者

  目前,国际知名媒体一般都拥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多媒体传播业态,加强多媒体传播已成为世界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培养多媒体记者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方向,网络则是培育多媒体记者的学校和平台。

  我国新闻传播界早已开始了跨媒体传播的运作。近年来更是如火如荼,进展迅速,如2009年新华社开始运作多媒体中心,央视创办了网络电视台。

  多媒体传播具有前所未有的传播力、竞争力、影响力,是媒体和记者发展自己、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网络需要多媒体记者,需要记者会说、会写、会摄影、会摄像,会进行文字、声音、图像的处理,成为一专多能的新型记者。

  4.网络需要“世界记者”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6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曾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未根本改变,新闻舆论领域的斗争更趋激烈、更趋复杂”。

  我们同国际媒体,特别是西方媒体的竞争是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竞争。网络就是竞争的重要平台。网络传播无国界、边界之分,无前线、后方之分,无论国内新闻、国际新闻都具有“世界性”,都会产生“全球影响”。因此,参与国际舆论竞争,积极开展与国际媒体的交流与合作,捍卫我们的根本利益,早已不是驻外记者、中央级媒体记者的“专利”,而是全国各地各级媒体记者的职责与任务。为此,记者需要培养具有全球意识、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能力,关注世界发展大趋势,关注各国媒体发展新特点,能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采访与写作,能在国内国际两个新闻传播市场上打大仗、打硬仗、打胜仗的“世界记者”。

  记者需要网络平台

  1.网络是记者的工作平台

  网络是传播载体、传播工具。记者可在网上进行采写,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对作品加以修改与完善。记者利用网络能最直接、最迅速、最广泛地传播自己采写的新闻作品,传播真实准确有价值的信息,传播正确权威的解读与评论,传播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传播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各种知识,正确引导舆论、启发人民、教育人民、帮助人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网络可以增强媒体和记者的传播力、竞争力、影响力,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2.网络是记者的学习平台

  网络是学习载体、学习工具。记者可利用网络搜集各种信息、学习各种知识,了解天下大事和各行业的发展,倾听各阶层人民的呼声,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可以利用网络检验媒体和个人的新闻传播效果,倾听读者呼声,向读者学习,与读者进行交流与互动。网络是大课堂,是记者、读者、作者共同学习、成长的平台。

  3.网络是记者的监督平台

  网络是记者进行社会监督的载体与工具,是记者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的平台。首先,记者有责任监督网络、研究网情,捍卫网络的纯洁、公平、正义,使网络健康发展。其次,记者可利用网络监督自己所分管的某行业、某领域、某项事业的发展进程,维护正义,弘扬正气,揭露问题,批评错误;再次,记者可在网上向各级政府、各个团体、各行各业建言献策、提出建议。

  4.网络是记者的交往平台

  网络是交流的载体和工具。记者可在网上与所分管报道的行业、系统进行广泛联系,获取各种信息、获取支持与帮助;可在网上与国内外的同行、朋友进行交流与合作。网络可以使记者真正做到“朋友遍天下,信息滚滚来”。

  网络是工具,记者是主人

  网络需要记者,记者需要网络。正因为有各专业媒体、职业记者的大举上网,占领网络阵地,才推动了网络飞速发展,提高了网民的素质,提高了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了国家信息化进程。

  网络与记者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网络需要记者这支国家媒体主力军,需要这支职业化、专业化,最积极、最活跃、最有传播能力的主力军来占领网络阵地,捍卫网络阵地,为网络增添生机与活力,促进网络健康发展。

  记者需要网络,网络为记者服务。记者要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不可一味迷信、依赖、沉醉于网络,不能成为“网虫”、“网奴”,不能完全“吃网饭”。记者的第一职责是采访,是深入第一现场的采访,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发出第一声音。网络采访只是一小部分,主要的还是深入实际的现场采访。毫无疑问,生活是源泉,网络是河流,生活决定网络,网络为生活服务。记者要走出家门,向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也要走进网络,向网络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二者结合,缺一不可。记者要永远做生活的主人,永远做网络的主人。

  综上所述,记者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是记者职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要这两个基本条件依然存在,记者职业就不会消失,记者的职业生命就不会完结。记者与网络的关系是传播主体与传播载体的关系,是人与物、人与工具的关系,二者相比,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网络是记者的工具,记者是网络的主人。历史与现实的实践充分证明,任何传播载体都不会“吃掉”传播主体,网络不会“吃掉”记者,反而会为记者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正确认识和处理记者与网络的关系,能够坚定记者的职业理想,增强职业信心,促进记者的全面发展,能更好地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更好地发展新闻传播事业,推动国家信息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新闻专业在职研究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