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的一次同业行动及其教训

2010-08-26 10:47:00来源:青年记者作者:刘浩远 赵新利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时,40多个国家的50多家报纸发表共同社论,呼吁各国采取果断措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该共同社论受到积极评价,仔细查看之后便会发现,其中没有一家日本媒体参与。日本被认为是新闻媒体高度发达、新闻自由度较高的国家。但是,对媒体的“共同社论”等同业行动,日本媒体却表现得十分谨慎。这是因为日本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被称为“七社共同社论”的媒体同业行动,但带着几分让媒体从业者感到不太光彩的成分。日本这段鲜为人知的媒体史,或许能为当今媒体的同业行动提供一些教训。

  “七社共同社论”的历史背景

  为了说明当时日本媒体的同业行动,有必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作一梳理。

  1951年9月,美国单方面邀请多个国家在旧金山举行对日和会,并签署《旧金山和平条约》,日美两国之间则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8年,日本岸信介内阁与美方会谈,着手修改条约。1960年1月,日本首相岸信介访美,并签署新的安保条约,使条约从简单向美军提供军事基地转变为日美共同防卫。

  日美安保条约从一开始,就受到日本国内民众的广泛非议。当时的日本民众对二战的切肤之痛仍记忆犹新,而新条约明文规定了日美共同防卫,日本民众担心该条约会让日本再次卷入战争的漩涡。并且,时任日本首相的岸信介曾是东条英机内阁的阁僚,更加重了民众对新条约的担心和反对。在全日本学生自治会总联合(全学联)、日本社会党、日本共产党等的动员和组织下,日本爆发了大面积的抗议游行。

  1960年5月19日,日本众议院审议并强行通过新条约。翌日开始,国会周围聚集了大量反对条约的游行民众,甚至出现了全学联学生强行闯入国会的事态。游行组织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有33万人参加了国会前的抗议游行,据日本警方公布的数据,游行人数也达到13万。岸信介内阁纠集了大量警察、右翼分子与游行队伍进行对抗,爆发了大面积武力冲突。6月15日,游行队伍中的东京大学学生桦美智子在冲突中被压死。此前的6月10日,美国总统特使到达东京羽田国际机场时,被日本游行队伍包围,最后被美国海军直升机救出才脱身。游行队伍和政府之间暴力化倾向的冲突日益加剧。

  “七社共同社论”的诞生

  对5月19日国会强行通过条约,日本各大媒体曾进行严厉批判,并反对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日。当时执政的自民党不但受到游行队伍的反对,在舆论上也很被动,随即派人到各报社进行了抗议。6月7日下午1点,岸信介召集《读卖新闻》、《产经新闻》、NHK电视台、《每日新闻》、《东京新闻》的负责人,岸信介表示,艾森豪威尔访日应与国内政治问题分开,制造全体国民欢迎美国总统访日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日下午5点,美国驻日大使麦克阿瑟召集《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共同通讯社、事实通讯社的总编和政论家,希望各方为艾森豪威尔访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6月8日,岸信介召集《朝日新闻》、《中日新闻》、《西日本新闻》、共同通讯社等,要求其协助。

  通过日本首相和美国大使的上述“努力”,日本媒体的论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批评游行示威者。终于,在6月17日,“七社共同社论”出炉。《日本经济新闻》、《每日新闻》、《东京时报》、《朝日新闻》、《东京新闻》、《产业经济新闻》、《读卖新闻》在头版共同发表题为“排除暴力,保护议会主义”的共同社论(如图所示)。该社论同时被日本新闻协会的诸多地方加盟报社刊发,最终刊发该社论的报纸达48家。该社论指出:“不论因何种原因而爆发的流血事件,都让议会主义陷入危机,令人痛恨……无论站在何种政治立场上,都绝对不能允许暴力。”由于这篇社论没有指明日本政府受到的指责和警察的暴力,成为单方面为政府说话的“一边倒社论”。社论刊出的6月17日,被人们悲观地称为“新闻灭亡日”,被认为是日本媒体的一个“污点”。

  1960年6月17日日本媒体发表的“七社共同社论”

  “七社共同社论”的历史评价及其教训

  “七社共同社论”刊出后,舆论形势发生转变,反对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日的媒体也转而支持。反对条约的声音逐渐消退,游行队伍逐渐散去。“七社共同社论”达到了预期目的。

  同时,游行活动也对局势造成深刻影响。新条约虽然通过并生效,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访日被中止,岸信介也遇袭重伤。6月23日,为对国内的混乱局面负责,岸信介内阁全体辞职。

  “七社共同社论”已过去半个世纪,日本新闻学者对其基本持批评态度,认为该社论违背了新闻报道的中立性原则,破坏了言论自由,完全站到了游行队伍的对立面。“七社共同社论”被称为日本媒体历史上三大舆论镇压事件之一,成为政府操纵舆论的典型。

  作为日本新闻史上的一个污点,“七社共同社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长期以来,日本媒体有着较强的竞争意识,轻易不言合作。刚刚结束不久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中,各大媒体都在各投票点出口处进行“出口调查”,把握选民投票状况,以在第一时间发布选举结果。即便是如此庞大的活动,各媒体也是单独进行,相互竞争而不合作。

  在当今社会,信息传输速度加快,信息内容分类细化,信息“碎片化”趋势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媒体声音越来越“多元化”,追求媒体声音整齐划一和媒体的垄断将是徒劳的。但越是在这种信息“碎片化”和媒体“多元化”的背景下,同业行动越会发挥重要作用。媒体同业行动运营得好、方向对的话,能够扩大媒体声音、提高媒体议程设置能力。

  另一方面,从“七社共同社论”的教训不难看出,媒体同业行动一旦被不当操纵,进行单方面的报道,则有妨碍新闻自由、破坏新闻中立性的危险。在同业行动中,新闻自由和舆论引导之间的平衡需巧妙处理。媒体在进行同业行动之前,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周全的调研和必要的民意把握,确保同业行动方向正确,并符合多数人的利益,能经得起民意考验、历史考验。

  (刘浩远,新华社东京分社记者;赵新利,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