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行动需更多关注制度建设

2010-08-26 10:49:00来源:青年记者作者:韩巍

  由于新闻宣传体制的原因,我国的媒体往往要配合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撰写社论,在各级报刊的社论中,又以新华社、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级别最高,一些重要的社论,各级地方报纸往往要全文转发。当然,这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时全球56家媒体共同发表社论的同业行动是不同的。

  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例,共同社论由英国《卫报》发起倡议并在和气候变化研究专家讨论后完成初稿,随后将初稿发给所有参与共同社论的媒体征询修改意见,几易其稿后,共同社论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定稿。

  传统新闻理论往往着力于强调媒体的客观、中立,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探讨的气候变化问题属于公共议题范畴,但是各国媒体在联合发表社论时也面临着各种争议。比如共同社论是否意味着媒体丧失了独立客观的声音,社论会不会成为各国传媒联手施加压力的工具等等。

  从新闻理论层面分析,社论传递的应该是一家媒体的编辑部的声音,是编辑部代表报社对重大问题的表态。在我国,媒体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必不可少的平台,报刊社论是解读中央政策、传递基层声音的重要平台。正因为这样,各级媒体的采编人员都应该熟悉从上到下社会各阶层的声音,而编辑部撰写出来的社论就是报社对某一问题的正式表态。

  中国媒体以往的同业行动往往是以从上到下的方式展开,一方面,新华社、人民日报的社论一般不会事先发给地方媒体征询意见,另一方面,同业行动往往成为各地媒体在形式上的道义支持,缺少周密的策划,行动往往缺乏后续跟进。

  这样的同业行动更像是一场“季风行动”,每年在特定时节报道特定事件。春节前,报道有无拖欠农民工工资,“3·15”前集中报道产品质量问题,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建党节、国庆节、重阳节,无不对应着一次次的媒体集体行动,但这样的同业行动往往停留在现象层面,媒体只是被动地报道,而不是主动地策划设置公众议程。

  未来媒体开展同业行动,不应满足于这类被动的报道,而应更多发挥媒体议程设置的职能,将同业行动上升到制度建设层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但制度建设的速度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尽管现在强调依法治国,完善法治建设,但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仍然会受到众多落后的条例、法规的限制。

  比如南方都市报2003年报道孙志刚案,最终推动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尽管一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法规被废止了,但我们付出了一个年轻生命的代价。

  媒体同业行动不应当满足于事后一窝蜂式的报道、反思、解读,更应该着力于制度建设,做好社会的瞭望者,发掘潜在的公众议题,从表态倡议开始,协助推进完善我国的法治建设。今年上半年国内十多家报纸的联合发表社论行动,表明中国的报刊媒体对社会制度建设的关注正在加强,也是中国媒体自下而上关注公共议题的开始。

  从具体操作方式方法上来看,媒体同业行动需要更多地关注每年的人大与政协会议。因为出席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都会提出多项提案议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议题进行讨论。如果新闻媒体的记者能将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做好记录,在两会期间与各地媒体共同策划,在一年的多个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报道,这些都会是很好的媒体同业行动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两会期间各个媒体扎堆报道提案议案,两会过后报道归为平静的浮躁局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全年各个时段培养公众的政治素养参政热情,为更好地进行制度建设打下舆论基础。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面临的问题也不相同,未来的媒体同业行动更适合在条件相似的省市地区展开。江苏、浙江、上海的长三角地区,广东的珠三角地区,京津冀环渤海地区,这些区域的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联合起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领会宣传部门精神的基础上,开展媒体同业行动,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加强区域合作,促进本地区经济、政治、法治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每年各省的两会都将是省内地市报纸进行同业行动的良好时机,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全省范围内的议题协作,也可以更有效地激发社会公众的参政议政热情。

  [作者为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独立传媒观察网站“新闻别动队”(www.pressmine.com)主笔]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