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就是改变

2012-03-27 15:46:00来源:大众网作者:张海龙

作者:张海龙


  我的2011年,“看见”应该是个关键词。身入新闻业十多年,我一直关注摄影,并意图以笔写图,以此更好地呈现出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因为在《人民摄影报》上撰写图片评论,去年9月1日至3日,我受邀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2010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颁奖典礼,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看见就是改变——我眼中的金镜头》的主题演讲。在我看来,看见就是立此存照,看见就是接近真相的努力。很多时候,看见就是改变,因为改变就从看见开始。
  此次“金镜头”奖评选,共收到2300多位参赛作者选送的3万多幅作品,评出9大类47个奖项以及4个年度大奖。参赛作品几乎涉及了2010年度国内所有重大新闻、热点事件、突发自然灾害等方面。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京沪高铁、王家岭矿难、上海大火、新疆伊犁雪灾、西南大旱、大连输油管水污染……以及食品安全、房屋拆迁、物价上涨等影像尽在其中。
  这些影像就是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众所周知,新闻摄影从来立志于到达新闻第一现场,以影像为现实作证,企望推动社会进步。然而,新闻摄影的真正悖论在于:每一个摄影者在直面现实的同时,内心都不可避免地怀有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在貌似强硬的镜头后面,每一个摄影者同时也是被现实迎头痛击的软弱者。
  既然如此,摄影还有什么意义?看见又有什么价值?我在演讲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金镜头”所代表的中国新闻摄影,其最大价值就在于让我们更浓缩更精确地看见现实。“金镜头”就好比孙悟空的一双火眼金睛,能在瞬间去伪存真,将妖怪打回原型,让真佛脱颖而出。
  在中国我们究竟能“看见”什么?在中国我们到底该如何去“看见”?这是个近似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式的终极追问。
  缘于此,我先后为《人民摄影报》和FT中文网撰写了近万字长文,意图发现中国式“看见”的内容以及方法,借影像媒介认知真实中国——
  关于本届“金镜头”奖评选,有种似乎“听得太多”的说法,就是“金镜头”里聚焦了不少所谓“黑镜头”,也就是关注了太多负面新闻,如《钟家姐妹》、《民工讨薪被打》、《连云港92岁老人自焚抗议拆迁》、《失足妇女》等。我们往往忽视了新闻的社会预警功能,如果我们只传达单向度的信息,实际上反而妨碍了社会的整体进步。
  我们都不喜欢负面的东西,但负面东西的存在正是印证了正面事件的值得追求。世界从来都因对比而存在:死生、悲欢、贫富、轻重、爱恨……从这个角度而言,并不存在什么负面新闻。我们需要新闻的全景视角,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正置身于其中的生活。
  本届“金镜头”获奖作品,正面范例也有不少。有山东的四胞胎兄弟上了中国第一艘航母,有雪灾、地震当中的举国救助,有多元价值的北京生活,有西安女交警微笑执勤,有山东流浪儿之父,有杭州“我们正年轻”的蓬勃生机……
  细细品读,穷究到底,“金镜头”所代表的中国新闻摄影其实极具温情和爱意。所有那些影像呈现出来的主流价值观并未偏移,仍然是极大地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了因爱而生的感动,体现了因悲悯而发的理解。
  摄影师们总是追着新闻事件东奔西走,举起手中的镜头东张西望,将正反两面全都纳入视野之中。他们看到的更多更全面,于是表达的欲望就更强烈。只是,这样的双重视野有时会令他们心神不宁,在冰火两极的生活场景间无所适从。本届“金镜头”奖评选中,王攀获优秀奖的作品《这也是上海》就是此种范例——在世博会光鲜亮丽的侧面,仍有街巷里弄间柴米油盐的世俗生活。那种强烈的画面似乎冒犯了我们惯常的审美习惯,但沉下心来,却能感受到那种无声对话所传递出来的命运感。
  写完“金镜头”,我又在《读者·原创》杂志上写了摄影师陈庆港新书《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的评论。历经十年,陈庆港跟踪拍摄了中国西部农村十四户贫困家庭,成书一册,让人落泪。有人向他质问:为何不拍些轻松愉悦的照片?为何镜头只对准贫困边缘地带?难道眼里只有沉重主题么?花这么长时间记录贫困究竟有何意义?我在评论中说:这世界上有太多人去拍那些轻松愉悦的照片,不缺他一个。他用文字和图片铸就了一颗生铁秤砣,四两拨千斤,压住了整个时代的虚妄与轻狂,让那根标示财富的秤杆不致翘得过高,一直戳到天上去。
  2011年底,我开始准备一组主题为“影像中国”的图片评论专栏。我知道,看见已经是改变,但图片大多还在硬盘中沉睡,还需要我们用文字的蚁群继续为之呼喊。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图片评论人、作家)
  来源:青年记者2012年3月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韦国骞

相关新闻